重燃2001万古青天一株柳

第422章 鸟巢霸凌(第3页)

“老爷子,不介意的话,我给你讲讲这个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

智柳沉默了几秒,示意他继续。

“在一片广袤的森林深处,有一棵参天古树,其枝繁叶茂的树冠上,搭建着一个硕大的鸟巢。

这鸟巢里住着一双成年鹰夫妻和它们的几只幼鸟。

起初,鹰爸鹰妈终日忙碌,从遥远的地方衔回一条条肥美的蛇、一只只肥硕的田鼠和鱼,喂养着幼鸟们。

幼鸟们在巢中无忧无虑地成长,每当看到父母带回食物,便争先恐后地扑上去,你争我抢。

而老鹰毕竟是禽兽,它们的考虑是保证种族的繁衍,是优先将食物喂给最强壮的那个子女,也就是幼鸟老大。

早出生几天,在幼年时期就是优势。

而幼鸟老大也会抢占最好的位置,将体型较小的幼鸟从食物堆旁挤开,甚至对弱小的兄弟姐妹们发起了攻击,凶狠地啄击那些靠近食物的幼鸟,将它们逼到巢的边缘。

一开始,其他幼鸟还会在被欺负后试图反抗,但很快,它们便被这只最强壮幼鸟的凶悍所震慑。

它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只幼鸟独自享用父母带来的食物,自己则在巢的角落里忍受饥饿。

在这个过程中鹰爸鹰妈是视而不见的,或者说它们也支持这样的行为。

直到幼鸟老大吃撑了实在撑不下了只想睡觉,才会把位置让出来,让其他的幼鸟进食。

当然幼鸟老二也会这么对它的弟弟妹妹。

这个现象,叫做鸟巢霸凌。

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每只幼鸟都能吃饱。

但是,这种情况如同理想国一般。

随着幼鸟们渐渐长大,鹰爸鹰妈开始减少喂食的频率,同时,它们也确实无法负担起幼鸟们日益增加的胃口。

饥饿的幼鸟们开始尝试着扇动翅膀,摇摇晃晃地在巢边探索。

直到有一天,幼鸟老大在享用完美食后,竟然将目光投向了那只体型最小的幼鸟老四。

幼鸟老四显然也是察觉到了危险,开始瑟瑟发抖的躲避。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幼鸟老四躲向鹰爸鹰妈的方向是,鹰爸猛地扑了上去,一口啄穿了幼鸟老四的脑袋。”

智柳刚开始的还是不以为然的听着,但听到这里的时候,握着茶杯的手,不由得紧了紧,脸上露出了不忍的神色。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氛围,半晌,智柳终于忍不住骂了一句,

“禽兽就是禽兽,虎毒尚且不食子!”

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愤怒和不屑,显然对这种行为感到极度的反感。

吴楚之赞同地微微点了点头,似乎对智柳的反应并不意外。

毕竟,无论怎么说,他们都是人。

他轻轻放下酒杯,双手合十食指在鼻梁上搓了搓,继续说到,

“我一开始看到的时候也是觉得很愤怒,甚至觉得这是导演故意这么拍的,说不定是有什么后期剪辑的情况。”

智柳听后,眼神中闪过询问的光芒,似乎在等待吴楚之继续说下去。

不得不说,这小子讲的这个故事,让他有些迷,用眼神捧了一把。

“然而,在查阅了大量影像资料后,我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在整个鸟类群体中都普遍存在,甚至在哺乳动物里也是常见的。”

吴楚之耸了耸肩膀,继续说到,“哪怕是最团结的狼群或者狮群,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父母会放弃甚至主动杀死最羸弱的个体。”

说到这里,他轻轻地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那只幼鸟老四,乃至整个禽兽群体的弱者,其实换个角度看,就是为强壮个体准备的储备粮。”

智柳静静地听着,虽然他对这种现象感到愤怒和不解,但他也明白,这就是自然界中残酷的生存法则。

在这个法则中,弱者往往成为强者的养分。

酒芍药、肉牡丹,牡丹吃鱼肠,花开赛洛阳,这是天之道。

大浪淘沙,幻想集团能坐到今天国内的霸主位置上,倒在自己手里的品牌商其实也是一个个幼鸟老四。

良久,智柳回过神来,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但眼神中却透着锐利的光芒。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向前倾身,似乎对吴楚之接下来的话充满了期待,

“你的普通话还是不太标准,不过讲故事的能力,倒是和我以前那个徒弟孙红兵差不多。”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斟酌用词,“不过,小吴,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呢?和我们之间的竞争有什么关系呢?”

吴楚之微微一笑,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让茶水在舌尖上打了个转,随后缓缓放下茶杯,目光直视智柳,“老爷子何必明知故问呢?”

说罢,他却端起了酒杯,轻轻碰了一下智柳放在桌上的酒杯,

“您知道,华国的计算机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随着我们开始融入国际产业链,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而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且我们的劳动力并不同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我们将拥有全世界无人能及的产业工人群体。

同时,随着这个过程,我们也将拥有一个庞大的、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

再加之我们从十年前开始布局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所以,全球的制造业的加工环节必将向华国转移。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能够承接国际订单,还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

这种内外需的双重拉动,使得华国的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是我们巨大的机遇,其中也包括我们这个整机组装行业。”

他顿了顿,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未来,华国的计算机品牌商也如同雏鹰需要离巢。

我们不能仅依赖于国内市场,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要出海走向世界,去争夺全球市场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华国的品牌商必将诞生世界级企业!

但……也只可能诞生一家。”

他的声音逐渐变得低沉,“因为要走向出海走向世界,必须要快。

产业转移是不等人的,时间窗口也就那么几年。

我们接不住,其他国家会接,哪怕最终兜兜转转会到我们这里,但我们会错失战略窗口期,也会少挣不少的钱。

毕竟,随着科技的进步,摩尔定律之下,电脑这个行业的整体利润在不断变薄。

所以,国内的市场无论以后会变得多庞大,但在这几年是指望不上的。

如同鹰爸鹰妈带回来的食物一般,虽然有增长但是有限,是有天花板的存在。”

说到这里,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继续说到,

“老爷子,果核这个幼鸟老四,要想活下去,必须拼尽全力。

如您所说,一口气确实吃不成胖子,只会吃撑。

但是,我多吃一口,其他人就会少吃一口,我多强壮一分,别人就会弱小一分。

我不仅要为将来的离巢做准备,更要为了不被幼鸟老大也就是幻想集团当做储备粮而战斗。”

听完吴楚之的话,智柳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这小子说得无比正确。

最终,他苦笑了起来,声音中满是无奈:“看来你我这一战是免不了了?”

智柳看见吴楚之瞳孔骤缩如针尖,包厢里那只西洋自鸣钟的滴答声突然震耳欲聋。

这小子左手在桌下握紧了拳,手背青筋虬结的弧度竟与自己年轻时攥着第一桶金支票时一模一样。

他忽然想起二十三年前,自己把“技工贸”文件换成“贸工技”时,师父也是用这样淬着冰的眼神看他。

历史果真是个轮回的鸟巢啊……

吴楚之正要开口回应,智柳却抬手打断了他,一脸坦然地说道,

“窃听你的人,是我。”

话音坠地的瞬间,窗外一辆急救车呼啸而过,刺耳鸣笛声撕开室内的死寂。

红光透过窗棂在智柳脸上游移,像未干的血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