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科技和人力之间的落差(第2页)

 

此话一出,张二丫和王山目瞪口呆。

 

一旁的徐秀云更是一脸错愕。

 

王川常年当甩手掌柜,家里家外的活都是徐秀云一个人忙活。

 

不使用耕牛的情况下。

 

徐秀云一天最多耕出一亩半的地。

 

若是用上队里的耕牛,一天差不多可以耕种五六亩地。

 

张抗美显摆道:“嫂子,我二哥说得没毛病,要不是用了拖拉机,国营农场的上万亩土地单靠人力和畜力耕种,到秋天都别想种完。”

 

“乖乖,咱们屯子啥时候也能整上一台拖拉机呢。”

 

张二丫喃喃自语。

 

知道拖拉机是干啥,却又是第一次听到拖拉机每天的具体耕地数量。

 

这不就相当于一台拖拉机。

 

抵得上几十个农民嘛。

 

“这你就别想了,别说咱们屯子弄不到拖拉机,我看就连县里都没这玩意。”

 

张抗美嘀咕道。

 

“继续干吧。”

 

如果现场有现代人,绝对能明白王川想要表达什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绝对的科技面前。

 

一切传统手艺,都会变得不堪重用。

 

众人感觉怪怪的,乃是因为没有感觉到劳动的艰苦。

 

以往。

 

两三名壮汉费尽力气,花费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

 

王川通过油锯,只花了不到十分钟。

 

说是怪。

 

其实是科技和人力之间的落差。

 

随后,王川开始分工。

 

张二丫和徐秀云盯着八个冰窟窿。

 

哪里出鱼了。

 

王川几人离开过去捕捞。

 

凿冰捕鱼不意味着只要开出冰窟窿,就一定能够捕到鱼。

 

犹如猎人带着猎犬和猎枪,准备充足地进山打猎。

 

也有可能出现空手而归的情况。

 

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经验二字。

 

“阿川,这边有鱼!”

 

没多久,负责盯着东面几个窟窿的徐秀云冲王川不停招手。

 

“走!”

 

王川第一个冲了过去。

 

其余几人拿着家伙,纷纷过来协助王川捕捞冰面下方的活鱼。

 

三花五罗不计其数。

 

一网网的鲜美活鱼被众人扔进筐里。

 

“这要是允许自由买卖,乡亲们恐怕都得抢疯了。”

 

看着一网网活鱼进入筐里,张二丫由衷地感叹啥时候都饿不死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