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犯罪后行为模式(第2页)

秦天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那么短的时间内查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很正常。

他点点头。

“意料之中。

“这种黑车渠道本身就是为了隐匿行踪。”

“不着急,慢慢查,总会有蛛丝马迹。”

陈建国说完并没有离开,而是看着秦天。

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秦天看陈建国一副便秘的表情。

“师傅,你有什么想问的,就说。”

“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陈建国沉默了一下还是问出了憋在心里的疑问。

“小天,你是怎么那么肯定杨建今天一定在拳击馆?”

“万一他不在,你岂不是扑空了?”

秦天的抓捕无论时机和地点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简直像是预判了杨建的行动。

秦天笑了一下。

他还以为陈建国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秦天解释道。

“师傅,在犯罪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犯罪后行为模式。”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很多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会返回案发现场。”

“通过观察受害人家属奔溃的心里表现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像杨建这种长期压抑,突然获得巨大力量的人。”

“往往会不自觉地返回或接近能让他体验到力量感或掌控感的地方。”

秦天详细解释道:“杨建过去是个被人看不起的运尸工,生活压抑,失败,赌博,妻离子散。”

“突然。”

“他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了超常的力量。”

“这种扭曲的心理压力,必然需要一个宣泄口。

“相对暴力,能直观展示力量并获得即时崇拜的场所拳击馆,就是他最好的舞台和宣泄口。”

“在那击败对手,享受欢呼和美女的崇拜,能极大地满足他的虚荣心。”

“这就像吸毒一样,会上瘾。”

“他越是感到现实压力,就越可能去拳馆寻找虚假的力量感来麻痹自己,证明自己无所不能。”

“所以,我询问孙主任杨建的爱好,不是随便问问。”

“掌握他的行为模式和生平经历是预判他行踪的关键。”

陈建国听完秦天的话。

他沉默了半晌。

最终重重地拍了拍秦天的肩膀由衷地感叹道:“厉害,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