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午未闻钟星星的泡沫

第三十七章 再次相遇(第3页)

 她虽是亡国公主曾经的奶嬷嬷,可与公主也分别几年了,当年她一个人带着公主这么小的孩子,生计实在艰难,活不下去时,她便自私了一回,做了背主的事,将公主抛下,独自逃命。

 她心里很清楚,此番中山王府想寻的并不是她,而是公主。但她委实不知公主下落,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公主可能早就死在淮安城外了。

 自己跟着这个仆从回王府有什么好处呢?找不到公主,自己就是现成的被迁怒的对象。

 退一万步讲,就算找到了公主,自己还能回到公主身边伺候吗?

 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被身边信任的人抛弃,发达了之后,也绝不会再容许这样的下仆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之中了。

 背主的恶劣性就在于此,信任一旦被破坏,想再重新建立,根本不可能。

 那下仆好不容易寻到人,自然不可能如此轻易放过赵嬷嬷,好说歹说,甚至许了重金,无论如何都想带她回淮安。

 赵嬷嬷被说得有些心动,如果有机会重新过上好日子,谁愿意每天泡在河水里讨生活,最终她点头答应,两人约定第二天辰末碰面,他去租辆马车,一起回淮安!

 结果第二天,别说辰末了,一直等到午时,下仆都没有出现,赵嬷嬷觉得自己被耍了,还白白浪费了一天的工作时间。

 像她这样一穷二白的底层,手停口停,这一天不干活,明天就要没钱吃饭。

 她是到第三天下工才知道,那下仆被人给害了,脑袋后面被敲了个大洞,尸体扔进了河里,今天才刚飘上来,他随身携带的行李都不见了,恐是被人谋财害命。

 赵嬷嬷想得更多,万一有人不想让她去淮安呢?那下仆死了,是不是自己的行踪也暴露了?万一有人也要害自己呢?不行,此地不宜久留!

 她好说歹说,才让前来查案的衙役相信她不是凶手。衙役前脚走,她后脚连哄带骗地租了马车,赶来了淮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