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陈大导师在线授课,李承乾服了(第3页)

 

“遇到问题寻求臣子的帮助当然没什么不对。”陈衍缓缓解释道:“甚至说,治理国家,臣子,必不可少!”

 

“历史上,许多皇帝都希望自已拥有一个好的臣子。”

 

“比如‘周王王’一遇姜太公就拜为师,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甚至于你阿耶重用魏征,哪怕被魏征指着鼻子骂都没舍得杀他。”

 

“这些无一不表明了臣子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陈衍顿了顿,“不过,你搞混了一件事,”

 

“什么事?”李承乾连忙询问道。

 

作为从小受明师教导的太子,他显然都清楚陈衍提出的典故。

 

更别说陈衍还说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李世民经常被魏征骂?

 

导致李世民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小心翼翼地,生怕有什么地方不对,第二天就会被魏征狂喷。

 

李承乾好几次都看到李世民气得半死,一副恨不得当场把魏征大卸八块,然后重新拼好,再卸一次的模样。

 

然而,等李世民冷静下来后,却又会默默长叹一声,然后改正自已的毛病,第二天一副无事的样子,继续魏爱卿,魏爱卿地叫。

 

这些,李承乾全部看在眼里。

 

陈衍没卖关子,回答道:“承乾兄,作为君,在面对问题时,你首先要做的,是先去思考,自已去寻求解决办法。”

 

“然后再召集大臣,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想办法,最后再用大臣的办法跟自已的办法比较,或者融合,从而得出更好的办法。”

 

“比如你现在不明白,为什么养猪明明是一件好事,却为什么暂时不能推广出去,也不明白为什么养猪会跟百姓的抗风险能力挂钩。”

 

“你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自已去思考,思考问题的答案!”

 

“而不是先来问我!”

 

李承乾沉默半晌,脑海中无数念头划过,惊愕、恍然、懊悔、敬佩。

 

最后,他深深朝着陈衍作揖。

 

“子安兄,受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