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半只烧鸭(第2页)

 六子忽然有些不太好意思起来,“我小时候曾去学堂趴过墙角,听里面的先生教过这两个字,所以能认出来。” 

 啧! 

 好嘛。 

 如果刚刚两人有八成确信那公子是陈衍,那么现在就有十二成。 

 整天带着一把春秋扇的人,除了陈衍那个不要脸的货,再没有其他了。~艘?艘!晓?说`惘, /追?醉`辛?章′結- 

 “我们可以进去看看?”李世民下巴轻点工坊,问道。 

 “不行的。”六子摇摇头,“里面管得很严,除了上工那些人,不允许任何人进去,当初我自发前来,也被拦在了外面。” 

 李世民点点头,没说什么。 

 从一开始陈衍就说过要造纸印书,这种东西当然要做好保护,严防泄密,如果能让人进去那才会令他感到奇怪。 

 “你说的另外几座工坊,招收的也是因为逃难而留在这里的百姓吗?”李世民再问。 

 “对,没错,其他几座工坊跟这里差不多的。” 

 “好,再带我去你说要建造宫殿那里去看看。” 

 “......” 

 渭南县东市与西市之间,大量劳工在此忙碌,时不时还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木材之类的材料运送过来。 

 李世民一行人来到此处,长孙皇后觉得有些口渴,他们便在对面一家食肆内找了一张干净的桌子坐下,要了几碗茶水。 

 六子指着对面的施工场地说,“贵人,您看,那边就是由县令大人下令建造的。” 

 “嗯,我看到了。”李世民平静地回道。 

 看着这些百姓忙碌之中,又带着高兴的笑容,心里有些触动。 

 他不禁想,如果陈衍用县令的权力,首接征收徭役,那么这些百姓还会这么开心吗? 

 还会像现在一样,哪怕被晒得满头大汗,累得筋疲力尽,依然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吗? 

 答案很显然,是个人都可以猜出来。 

 李世民暗叹一声,不自觉对陈衍多了几分认同。 

 徭役害人,又害己啊。 

 这时,一个小厮走出来,大力敲响手中的鼓锣,“吃饭咯,吃饭咯,下午再干!” 

 “哟,这时辰过得还真是快哈,

这么快就到吃饭的时辰了。”施工场内,一名锯木材的工人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