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抱星明月居
第276章 商税的问题(第2页)
陈衍很喜欢这样做,杜构也渐渐习惯了。
即使他们不去跟百姓交流,但看着百姓的生活渐渐好起来,活不下去的人越来越少,一种令他着迷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对了,陈兄,那群富商将上一批白蜡的尾款结清了,一分不少。”
“不过......”
“不过什么?”陈衍问。
杜构直言道:“不过那群富商将自家在渭南县的账本,还有十分之一的利润给了我们,账本上面的收支很清晰,每一笔都对得上。”
“以及白蜡的利润也给了。”
“他们说这是陈兄你的要求,还说这是交税。”
“你......莫非打算收商税吗?”
陈衍反问:“我不能收商税吗?”
“倒也不是......”杜构神色复杂,他清楚李世民给陈衍的权力有多大,其中就包括自由决定税率,制定新的税法。
在渭南县收取商税,自然在陈衍的权力范围之内。
但问题是,唐朝建立时,他们便主动地,有选择地废除了许多商税条例。
其中根本的原因,便是因为隋炀帝暴政,李唐创立之初是个烂摊子,故此不得不牺牲商税那点利益,来保证休养生息,确立‘轻徭薄赋’的国策,以恢复农业生产和稳定天下秩序作为绝对优先目标。
陈衍要收商税,多少有点和大势对着干的意思。
杜构也不是想反对陈衍收商税,他只是在担心而已。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陈衍淡淡道:“你是认为我收取商税,跟国策所不符,一来容易遭受他人攻击,二来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三来重视商人,会导致大量农民弃农从商对吧?”
杜构不说话了。
显然,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而且,两人都有一句话没说,就是收商税,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说真的,有时候我真的很不理解你们的想法,你们到底是如何计算的?”陈衍道:
“重农没错,因为民以食为本,朝廷、军队、官员,百姓,不管是谁都离不开粮食。”
“但抑商就能解决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