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漏油的液压杆

 部队经费有限,而且往后走,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指导下,部队的经费会越来越捉襟见肘。_小^说,C.m.s? ?最!新?章+节\更¢新¢快\ 

 洪海涛主动提出让101所尽快形成报告提交申请,是因为作为老飞行员,他看到了总线技术的许多优势。 

 可以这么说,采用了这个技术之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维修成本,都会大大降低。 

 这是一项能够省下钱来的技术。 

 军代表的职责之一,包括部队划拨给工厂的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审查,总而言之一句话——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9月15日,第一批次6架歼-7e全部完成试飞,整整齐齐停在了露天停机坪上,等待军代处的验收。 

 981厂启动全负荷生产模式,三班倒,在短短五十天时间里,完成了6架歼-7e的生产,平均八天半生产一架。 

 出口的战机也要经过军代处验收。 

 李干把飞行头盔一摘,硬纸板一拿,摇身一变成了军代表。 

 机务队长万胜利打趣道,“阿干,你这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可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叉啊。” 

 李干笑道,“三百多万美元一架飞机,我要是敢放松,洪总就敢把我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哈哈哈,一点都对!”万胜利大笑。 

 洪海涛亲自带队,在101所、厂办、厂质量科等科室的陪同下,一架一架飞机地验收过去,流程严谨,一丁点细节都不放过。 

 到了最后一架,出问题了。 

 机头被支了起来,接上地面电源车,万胜利坐在座舱里,反复掰上掰下前起落架收放杆,前起落架没有反应。 

 车间代表、质量科这边几个人的脸色顿时就很难看了。 

 洪海涛说,“各位,这可是一等事故症候,怎么会出现这么低级的质量问题呢?” 

 质量科的看车间代表,车间代表支支吾吾的,挠着脑袋说,“我们完全按照要求生产的,下线之前我们自己就做了三次检验,再说了,试飞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啊。?s-o·s^o¢x!s!w*.*c·o+m+” 

 的确很奇怪。 

 李干已经弯着腰钻下去看了。 

 每一架下线的飞机,至少要飞五个起落才能完成出厂试飞科目。前起落架飞了五个起落都没有出现问题,怎么停了一个晚上反而出问题了呢?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设计缺陷,因为这是个例。 

 其次,生产工艺上也大概率不会有问题。985厂生产歼-7十几年了,工人们闭着眼睛都能生产出来。 

 李干怀疑是小零部件材质的问题。 

 果不其然,他抓着一根液压杆用力晃了晃,道,“液压杆卡死了。拆下来看看。” 

 机务队的人立即冲过来,对着前起落架就开干。 

 李干戴着白色劳保手套,上面都是黑色的油污,摊手展示给洪海涛看,“液压杆卡死,漏油。” 

 众人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前起落架很快拆了下来,几名机务把它抬出来放在油布上。 

 李干拿过工具,直接上手把液压杆拆下,倒过来一倒,里面的液压油哗哗的全流了出来。 

 洪海涛的脸色冷得不行,厂办林光明、车间代表、厂质量科的人更是冷汗直冒。 

 液压杆的质量有严重问题! 

 李干倒是很冷静,他拿了块油布擦拭干净液压杆,仔细观察着形态,敏锐地发现这根液压杆已经变形了,清晰可见的裂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