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生意又上门(第3页)

 李干想了想,认真地解释道,“你们看啊,飞机是由机身、机翼、发动机和起落架组成,坦克是由车身、炮塔、发动机和履带组成,都是四大件组成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哈哈哈!” 

 穆罕默德和迪尔大笑,纷纷说,“中尉先生,你可真幽默。” 

 当你开玩笑的时候,外国人当真,当你认真说的时候,外国人当你开玩笑。 

 李干也就不解释了,文化语言之间的差异,有些时候反而能产生更美丽的效果。 

 至于说,李干是不是在抢其他工厂的订单。 

 不存在这样的顾虑。 

 凭本事搞外汇! 

 985厂此处偏僻、此前二十多年没什么起色,但即便是以前,它处境在困难,级别也没有变化,一直是有万余职工的正厅级大厂。 

 现如今,手握72架战机出口的订单,那影响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有985厂支持,李干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迪尔少将是埃陆军的采购代表,和穆罕默德的职务一样,是手握决定权的。 

 他们的要求是现成的,迪尔当成就把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了李干,是英文版本。 

 李干表示没有问题。 

 他当天就把吴强找了过来,把埃陆军的要求往桌面上一放,道,“老吴,咱俩搞一个59坦改进型,卖给埃陆军,再赚他娘的一笔外汇!” 

 吴强看傻子一样看着李干,然后扭头问宋文忠,“宋总,他今天受什么刺激了?” 

 宋文忠没好气地说,“他当着人外宾的面,说最多三天之内根据他们的要求,拿出59坦克改进型的设计方案。” 

 他摇头叹气,“小李,你的初心是好的,但你把坦克设计看得太简单了,飞机和坦克,完全两码事嘛。” 

 李干说,“在59坦克的基础上改进,不是重新设计一款坦克,我们的技术实力完全没问题。” 

 他补充道,“这个生意拿下来,合同金额可能有上亿,是美元哦。” 

 正要继续反驳的宋文忠问了这句话,生生地把话咽了下去。 

 他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当年空军刚组建一年,第一批飞行员刚完成一百多个小时的飞行训练,立即就拉出去和美国佬打。 

 人民空军创造了奇迹,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长为世界强大空军。 

 万事只怕有心人。 

 上亿美元的外汇…… 

 吴强倒抽了一口凉气,说,“可是我不懂坦克啊。” 

 李干翻开文件,用铅笔把埃陆军提出的二十多项改进要求圈了出来,拿手一指,道,“你把你能做的挑出来,剩余的我包圆了。我知道你小子有这个能耐。” 

 吴强也不在乎李干的没大没小,他从一开始瞧不上李干,到现在和他关系密切,彼此工作起来已经很默契了。 

 “这几项和电子有关的,我可以试一试。”吴强挑了七项出来。 

 李干大手一挥,“好,剩下的我包圆了,我现在就让一拖把技术图纸发过来!” 

 宋文忠又傻眼了,这小子什么时候和一拖联系上了? 

 看样子,这件事不是李干临时起意,反而像是早有策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