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需要2000辆坦克(第2页)

 李干说,“我判断中东很快会起战事,战争打的就是武器装备的消耗,这些我不浪费口舌了。你们要是敢搏一把,那就按照现在的型号全力生产最少2000辆。” 

 “如果不想冒这个风险,我会去找一机厂。” 

 方成功沉默了。 

 一机厂专门生产坦克的,人家的效率会更高。 

 他也知道,李干之所以先找他们,是因为一拖厂现在和985厂是联合体,尽管这个松散的联合体是依靠外汇订单联系起来的。\x.i?a*o+s·h~u_o¢h·o/u_.`c^o?m- 

 生产一辆59e式坦克的利润是120万东大币,这是归一拖厂的纯利润。 

 2000辆可就是24亿东大币了。 

 李干说,搞完这八个月,一拖厂四万职工未来五年什么都不干,都能吃香喝辣,那不是夸张,而是太保守了。 

 一拖厂的明星产品东方红40拖拉机,生产了整整5年,那是一拖厂的高光时刻,总产值是多少? 

 1.86亿东大币。 

 这是总产值。 

 而李干给他们的,是一笔纯利润24亿东大币的超级大单! 

 很难抗拒。 

 农村联产承包制实施后,在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具体到一拖,那就是大型拖拉机的需求锐减。 

 没了指令性生产计划,一拖的日子越发难过了。 

 深深吸了口气,方成功说,“李主任,我向厂里汇报

,需要领导层开始研究。” 

 李干说,“最多三天。” 

 方成功犹豫了一下,一咬牙,点了点头走了。 

 这么大的事,放在以往,没有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是确定不下来的。 

 停止拖拉机的生产,开足马力生产坦克,在方成功看来,这等于是让一拖自己废掉自己赖以生存的技能。 

 不生产拖拉机的工厂,那还能叫拖拉机制造厂吗? 

 能生产大型拖拉机的仅此一家,但能生产中小型拖拉机的,全国哪个省没有几家? 

 在这个当口停下八个月的时间,本就艰难的销量,以后能不能再拉起来,希望实在是渺茫。 

 李干可不管这么多,机会给你了,你没把握住,那是你不中用,扶不起的阿斗。 

 哪怕一机厂也拒绝合作,李干同样有后手。 

 两伊开战初期,谁都没有想到会是一场持续了整整八年的漫长战事。 

 双方都是菜鸡,互啄八年,结果就是消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弹药。 

 2000辆坦克算什么,再来2000辆都不够他们消耗的。 

 两伊无法从任何西方国家获得武器装备,甚至苏联都基于一些因素,拒绝为其中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装备。 

 东大的优势就在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反击战中展现出来的实力。 

 只有东大敢卖给交战双方武器。 

 而且有点分量的国家,都不会跳出来指摘。 

 这是一种奇妙的特殊环境。 

 饕餮盛宴送到嘴边了,要是这样都吃不下去,李干不如找块豆腐装死算了。 

 李干没闲着,他对一拖的生产情况、技术实力进行了详尽的考察。 

 顶着军用精密机械设备进出口技术办公室主任的头衔,一拖没有什么是能够对他保密的。 

 一拖是因为开始生产坦克,才设立了临时军代处,目前就陈少校带了一个中尉干事负责,归驻985厂军代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