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开歼-10S出差公干(第3页)
林宏宇说,“我就担心我分量不够,他级别不高职务很关键,又是部队的人,心里面本来就有怨气,恐怕……”
“你先沟通,明天我去会会他。”纪鹏丰说。
挂了电话,林宏宇无奈叹口气,从保险柜里取出技术合作协议,大步往会议室去。
古道风、魏二牛站在警卫位置那里,李干和贺明飞埋头看歼-8的技术资料。
不多时,林宏宇带着歼-8项目团队的人来了。武达民落马后,方从永接任总设计师一职,歼-8项目得以继续进行。
此时,他们都或坐或站在那里,安静地等待着,随时要接受李干的询问。
方从永不时地打量着李干,他对这个年轻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小小试飞员的阶段,如何想得到,短短一年的时间,居然成了军方负责技术审查的关键人物。
此前,方从永是副总师,他个人对歼-8项目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但依然脱离不掉老派思想,他和武达民一样,都是旧社会成长起来的高知识分子,对新东大自己培养出来的宋文忠这一派新派技术人员,有天然的歧视之意。
李干可不管211厂的人心里怎么想,他完全按照职责对歼-8改进项目进行审查。
他看到很认真、很专注,贺明飞主要是协助,将李干所需要看的资料找出来,分门别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就过了晚上的九点钟,众人逐渐失去耐心,但不得不等着!
李干终于抬起了头,目光搜寻了一下,落在林宏宇脸上,面无表情地问,“林副厂长,歼-8项目是1965年立项,1969年首飞,今年是1980年。”
他指着面前的一份资料,说,“今年初,歼-8定型交付部队,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可是,这份空军的使用反馈显示,你们这个飞机直到现在,都没能达到设计要求。”
“林副厂长,原因在哪里?”
林宏宇的汗都要下来了。
空军对歼-8非常不满,这一点根本瞒不住李干,人家就是空军的试飞员。
林宏宇解释道,“我们原计划是使用涡扇-6的,为了等发动机,我们的研制工作不得不放慢。涡扇-6迟迟不能定型,方总建议使用涡喷-13,先完成定型。但是这样一来,歼-8的飞行性能就达不到要求了。”
李干摆手说,“涡扇-6搞了十几年,地面测试不足一千小时,你们都是专业人士,应该知道这款发动机几乎是废的。”
“歼-8这么一个二代机工程,让你们折腾了十几年,折腾了这么个结果。”
“现在,你们要花8000万美元,请格鲁曼公司帮助改进歼-8,包括机载雷达、电传飞控,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等等等等。我想知道的是,在第三代新式战
机歼-10批量服役的当下,你们做的这些,还有意义吗?”
“这8000万美元,值得花吗?”
林宏宇料到李干不好讲话,却想不到李干这么不给面子,直接把211厂的遮羞布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