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运-10,军用大型战略运输机(第2页)

 航空发动机都有一个叫推重比的数据,简单地说,就是发动机自身重量和产生的推力重量之间的比例。

 比如涡扇-10,其是超级斯贝的国产型号名称,结合法国m88和美国通用的f100-pw-100,做了大量优化设计,推重比达到惊人的9.3!

 实际上,李干当时敢于立即启动第四代隐身战斗机项目,就是涡扇-10的横空出世给了他的勇气!

 要知道,美国f-22用的f119,推重比也只有9,略逊于涡扇-10!

 涡扇-10是名副其实的大推力航空发动机。

 这也是歼-10系列战机一路打过去没有对手的原因之一。

 一款强大的发动机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此发动机也有飞机的心脏的代称。

 唐昌洪把小册子递给李干,“李处,运-10和涡扇-20的详细技术指标都在这里了,你过目。”

 李干翻开看。

 新运-10最大起飞重量来到了78吨,标准座位数150座,最大座位数180座。

 最大航程67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998公里每小时,最大飞行高度米。

 这个技术参数,是完美的干线客机的数据。

 换言之,运-10的航程,从国内任何一点起飞,都能一次性到达,更多的航线上,这个航程,是可以支撑起码一个往返的。

 其客运效率之高,可见一斑。

 最关键的是,客座从150-180之间,可以自由安排。

 春秋点的话,塞180人没问题,可以以更低廉的票价出售,四大航司一些的话,用150座的布局,要比老运-10多了足足二分之一!

 唐昌洪笑道,“李处,新运-10是按照欧美的适航要求设计的,只要你批准定型,我们立即申请适航试飞,争取两年内取得适航证,推出市场。”

 李干说,“晚了,最多一年,我最多给你们一年的时间。国际航运机构那边我会委托美国人去沟通,手续优先,其他的就看你们的了。”

 唐昌洪拍着胸脯保证道,“只要流程不卡,我有信心一年之内取得适航证。”

 整个80年代,是东西方交流相对宽松的时期。

 黑鹰直升机都卖了,怎么会在客机适航证上卡你,得不偿失。

 李干又看向了涡扇-20。

 最大推力13吨……

 两台涡扇-20就能远远满足了运-10的需求……

 换言之,新运-10变成了双发,而老运-10是四发!

 少了两个发动机,意味着油耗大大降低!

 要知道,空客的A320基本型,搭载的发动机,最大推力也才11.3吨啊!

 这意味着,已经具备了研发双发宽体长程客机的基础了!

 李干大步走向机翼下,仰望着下挂式安装在主翼下的涡扇-20发动机。

 这玩意儿像极了大酒桶,粗壮,而老运-10用的小涵道比发动机细长,前者看着就有力气!

 “好,好,好!”李干连说了三个好。

 他扫视着众人,道,“开始验收定型吧!我要亲自开!”

 就等他的这一句话。

 新飞机和新发动机,同时验收定型。

 此前,长飞厂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都知道李干是吹毛求疵的人,宁可多做些工作,也不想挨一顿批。

 李干是真会当场骂人的,不管你是谁。

 因为受限于当前的智能技术,因此,运-10的驾驶舱配置还是三人驾驶舱,除正副驾驶外,还有机械工程师,比现在的大多数飞机少了一个无线电员。

 李干飞了很多天,飞了很多遍。

 运-10太重要了,不但要填补国内干线客机的空白,拥有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还要作为空军预警机的平台。

 李干看重的是后者。

 大型机载相控阵雷达早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就等着运-10出来装机进行试验了。

 李干是干啥的,他就是王牌试飞员。

 什么飞机到了他手里,飞了几趟,好用不好用,哪里有问题,哪里需要改进,他门儿清。

 这一次,他足足飞了7天,每天都飞足五个小时!

 整整35个小时的验收试飞!

 最后一天试飞,李干一下飞机,面对面露期待的众人,笑着说,“飞了七天,没找到毛病,运-10、涡扇-20定型通过,安排批量生产吧。”

 轰!

 现场沸腾起来,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