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千万粉丝网红打假

m青峰县的春天来得晚,但一旦破土,那蓬勃的生命力便不容忽视。

柳林村老杨头那张沟壑纵横、因盼着柴胡收成而笑咧了嘴的脸,经由林姝策划的《青山药农》系列报道,不仅登上了县电视台黄金档,更如同燎原的星火,被林姝精准地推送到了省报显要版面,甚至触达了几家深耕三农领域的中央媒体公众号。

“青峰模式”四个字,被赋予了血肉,带着泥土的气息和山民朴实的期盼,滚烫地出现在各级领导的案头和城市白领的微信朋友圈。

省城的认可,像一把无形的鞭子,抽打着青峰县这台庞大的机器,让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轰鸣运转起来。

扶贫资金审批窗口前,排起了以往绝不可能出现的队伍。

农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几乎没断过。

青山镇通往柳林村那条刚返工硬化的扶贫路上,农用三轮车突突突地驶过,满载着新买的化肥和药材种苗。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到了“钱途”,也认准了能带他们走上这条“钱途”的人。

郑仪的名字,被老百姓亲热地挂在嘴边。

这股从最底层翻涌上来的热浪,裹挟着巨大的势能,冲垮了县里盘踞多年的惰性壁垒。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郑仪正在县委常委会上听取贺铮关于交通局“阳光工程”推进情况的汇报,会议室大门被急促叩响。

高琳脸色凝重地推门而入,没等郑仪开口,直接将一台平板电脑放在他面前。

屏幕上,是某知名短视频平台飙升榜第一的直播切片。

“青峰幻梦?网红‘深扒哥’直击中药材扶贫‘惊天骗局’!”

画面晃动刺眼,主播“深扒哥”穿着花哨冲锋衣,指着柳林村新修的合作社大门,唾沫横飞:

“家人们看清楚了!崭新的招牌!崭新的房子!人呢?地里的人呢?我蹲了两天,就看到几个老弱病残在摆拍!合作社文件?全是后补的!发票?假的!保底收购价?哄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