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是一场好雨(第3页)

 

 他们不懂什么是“青峰模式”背后的博弈。
 

 他们只知道,那个叫郑仪的年轻书记来了以后,地里长出了能换钱的东西,合作社管收,娃上学的钱有了着落,日子有了盼头。
 

 谁敢动这个根基,就是要他们的命!
 

 “乡亲们”
 

 张定坤喉头发紧,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这沉重的托付。
 

 郑仪的声音却在这时响起,沉稳而清淅:
 

 “杨大爷,各位乡亲!”
 

 他提高了音量,声音穿透雨幕。
 

 “都别急!省里工作组这次来,就是帮我们把合作社办得更好!不是来撤摊子的!”
 

 他目光扫过全场:
 

 “天冷雨大,都别淋着!合作社里给大家准备了热姜汤,都回去喝一碗!我向你们保证,谁也断不了咱柳林村的活路!”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躁动不安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郑书记俺们信你!”
 

 老杨头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喊道。
 

 “对!郑书记!俺们信你!”
 

 人群里爆发出附和。
 

 “走,听郑书记的,喝姜汤去!”
 

 “张书记,刘部长,咱也去合作社喝碗热汤,驱驱寒?”郑仪看向张定坤和刘建华,语气自然。
 

 刘建华看着雨中慢慢散去、但眼神里依旧带着不安与期盼的村民背影,又看看身旁沉默如山的张定坤,轻轻推了他一下。
 

 “走吧,老张。再淋下去,这把老骨头真要交代在这黄土塬上了。”
 

 张定坤终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点了点头。
 

 回程的车厢里,异常沉默。
 

 雨水冲刷着车窗,外面青峰县的山野在雨幕中显得朦胧而沉静。
 

 刘建华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忽然开口:
 

 “定坤同志,这雨应该快停了吧?”
 

 张定坤的目光也从窗外收回,落在前排郑仪沉默的后脑勺上,过了许久,才低声回应:
 

 “也许是场好雨。”
 

 声音里,带着某种沉甸甸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