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青牛归服 渡河女儿

且说那独角兕大王,被孙悟空搅了好事,钢牙咬得咯咯作响,暴喝一声抖起丈二点钢枪便要追杀。

枪尖寒光未及递出,忽闻半空传来清朗道喝:

"孽畜!还不归位!

"

抬头望去,只见九重天阙祥云翻涌,玄都大法师袍袖拂动间,太上老君已脚踏七色莲花,手持拂尘立于峰巅。

那青牛精浑身一颤,手中长枪当啷落地。

它圆睁的铜铃大眼泛起水雾,委屈嘟囔道:

"好个泼猴!竟能搬来我家道祖......

"

正自腹诽,忽觉脑后生风,老君已祭出芭蕉仙扇,轻摇之下金光漫卷。

青牛精顿觉,浑身法力如潮水退去,脖颈处的金刚琢

"嗖

"地飞回老君掌心。

第二扇刚起,它便瘫软在地,化作一头通体靛青、眉间独角晶莹的神牛,喉间还发出不甘的

"哞

"鸣。

老君捻须轻笑,对着青牛额头一点,金刚琢化作细环穿过牛鼻。

袍带凌空而解,化作金丝缰绳缠绕其上。

"驾!

"一声清喝,神牛驮着道祖踏碎云霞,只留得天际残影与袅袅道音。

回兜率宫的路上,太上老君不由的暗道吐槽那乌云仙狡诈,竟然能忍得住,在通天河和这皆没见他插手。

而这边厢孙悟空,率领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等诸神,如潮水般涌入金兜洞。

洞内地牢阴森,妖邪嘶嚎声中,金箍棒舞动处血肉横飞,百余小妖顷刻间化作肉泥。

众神寻回被收走的兵器,金光闪闪的玲珑宝塔、火尖枪重新归位。

孙悟空又劈开囚室枷锁,救出唐僧、八戒与沙僧。

三众灰头土脸,见了救命恩人,唐僧合掌垂泪。

猪八戒搂着孙悟空,脖子直晃:

"猴哥真乃天人也!

"

沙僧也连声道谢,泪水在络腮胡间闪烁。

待诸神驾云离去,师徒四人整顿行囊。

白龙马昂首嘶鸣,驮起沉甸甸的经担。

孙悟空在前开路,猪八戒牵着缰绳,沙僧殿后,正要踏上西行之路。

忽闻山坳间,传来清朗呼唤:

"圣僧留步!小庵备得素斋,且歇片刻再行!

"

唐僧骤闻此言,惊得手中锡杖当啷坠地。

那声音空灵悠扬,却似带着钩子般勾人心魄。

他转头望向孙悟空,见行者金箍棒已横在胸前。

火眼金睛射出,两道金光:

"师父莫慌,待俺老孙探探虚实!

"

山间云雾,不知何时漫了上来,将前路遮得影影绰绰。

隐隐有檀香,混着松涛飘来,更添几分诡异。

土地神情恳切,恭敬禀道:“这钵盂中的米饭,乃是孙大圣不辞辛劳,跋涉千里方才化得。

只因圣僧当初不听劝阻,执意踏出那圈儿,才落入妖魔之手。

幸得孙大圣不畏艰险,几番与妖魔恶战,才将您救回。

还望圣僧莫负,大圣一片赤诚孝心,用过饭食再赶路不迟。”

唐僧听罢,面上满是愧色,眼眶微微泛红,拉着孙悟空的手道:“徒弟,此番为师着实亏欠于你!

若非你舍命相救,为师早已性命不保……千言万语,难表谢意!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听你之言,不出那圈痕,也不会招来这般灾祸。”

孙悟空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不瞒师父,您不信我画的圈子,却误入妖魔设下的圈套。

这世间的圈子,终究是防不胜防啊!”

一旁的猪八戒挠了挠头,满脸疑惑:“猴哥,怎么又冒出个圈子?俺老猪听得糊涂!”

孙悟空瞪了猪八戒一眼,没好气地道:“还不是你这贪吃多嘴的夯货!在一旁撺掇师父,才害得师父遭此劫难!

老孙为救师父,请来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还有火德星君、水德星君等诸神相助。

谁知那妖魔,手中一个白森森、亮晃晃的圈子,竟将诸神兵器尽数套走!

若不是如来佛祖指点迷津,请来太上老君,还不知要费多少周折!

说起来,那妖魔竟是,老君胯下的青牛成精!”

唐僧连连作揖,诚恳道:“贤徒,此番教训深刻,为师日后定当听你安排,不再莽撞行事!”

说话间,孙悟空接过钵盂,却惊讶地发现,历经多时,饭食竟还热气蒸腾:“怪哉!这饭食怎的还这般温热?”

土地急忙跪倒行礼,赔笑道:“小神得知大圣降伏妖魔,特意将饭食重新热过,方才敢呈献上来,唯恐怠慢了圣僧师徒。”

于是,师徒四人席地而坐,分食钵盂中的饭食。

饭毕,众人与土地、山神拱手辞别,再度踏上西行之路。

一路上,众人涤除杂念,一心向佛,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待走过金兜山,不知行了多少时日,春寒渐退,大地回春。

但见沿途园林之中,各色花朵含苞待放;向阳之处,柳树抽出嫩绿新芽。

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恰似他们取经之路,虽历经磨难,却终是充满希望。

师徒四人正沿着,青石小径匆匆赶路。

忽然,一条玉带般的河水,横亘眼前,蜿蜒着向远方流淌。

河面波光潋滟,如撒落的碎银般闪烁,清澈见底的水流中,鹅卵石圆润的轮廓清晰可见。

虽是春日,河面上仍浮动着丝丝寒意,泛起的涟漪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河对岸,几株垂柳的嫩绿新芽,点缀在细长的枝条间,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柳枝拂动之处,隐约露出茅屋的一角,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为这幅山水画卷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孙悟空手搭凉棚,目光如炬,指着对岸的茅屋说道:“师父,那里有人家,想必住着摆渡的艄公,我们且去问问。”

唐僧微微颔首,神情忧虑:“方才我也瞧见了,只是不见舟船,贸然前去,恐多有不便。”

猪八戒早已气喘吁吁,他将行李重重地撂在地上,扯开嗓子喊道:“喂!那摆渡的!快撑船过来!”

他的声音在河岸间回荡,惊起几只栖息在柳树上的水鸟。

连喊了几声,只见柳荫下缓缓划出一只小船。

船头微微翘起,船尾挂着一串褪色的红绸。

随着小船渐行渐近,一个声音传来:“过河的客人,且上船吧。”

这声音清脆婉转,犹如黄莺啼鸣。

师徒几人心中纳闷,原以为是粗犷的艄公,没想到竟是妇人的声音。

待小船靠岸,众人定睛一看,撑船之人头戴锦绒帕,脚踏皂丝鞋。

身着一件百纳锦裆袄,细密的针脚间缀着各色碎布,腰间束着一条千针缝制的裙布。

她手腕粗壮,青筋凸起,显然是常年劳作所致;

眼角布满皱纹,眉梢间尽是岁月的沧桑,却难掩眼中的精明与和善。

孙悟空警惕地上前一步,打量着妇人问道:“你便是这摆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