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今晚别回家(第2页)

 说实话,即便是放到现在,4000块钱也能买到一台空调了。更何况那个时代的空调技术比现在差得太远了。 

 现在工人的平均工资,如果按3000块钱算,133个月就是399000元! 

 花费将近40万元购买一台最普通的、技术低下的空调,你敢信?! 

 只不过在80年代,国家为了节约电力,对空调实行了很严格的管控,所以空调的普及率低得可怜。 

 …… 

 陈松把目前的市场形势跟张凌捷分析了一遍,让他不用着急。 

 张凌捷一听,他说的对啊!于是也终于不那么心急了。 

 陈松说道:“你这趟出国的情况怎么样啊?弄了几条生产线回来啊?” 

 张凌捷这才想起自己还没跟陈松回报工作呢。 

 “陈松,你先稍等。” 

 张凌捷走到水管旁边,把脸和手都洗干净,这才重新回到陈松目前。 

 他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这次出国跟精工国那边的哈乐公司进行了会谈,一开始遇到了一些麻烦,他们不愿意把生产线卖给我们。” 

 “后来我跟他们进行了四次谈判,最终幸不辱命,按照咱们的计划买回了10条电冰箱生产线。” 

 陈松知道他虽然说的轻松,但个中艰辛实难言表。 

 你一个陌生人,突然就找人家要买生产线,还一下子就想买十条,人家肯卖给你才怪。 

 估计人家连搭理都懒得搭理你。 

 张凌捷肯定是付出了很多辛苦,才最终说服对方的。 

 陈松点了点头,说道:“辛苦了。” 

 张凌捷摆了摆手,又说道:“我趁着谈判的间隙,又走访调查了精工国那边的很多电视机厂,从中挑选出了最优质的一家,想跟对方谈判。” 

 “对方一开始连见都不见我,后来我终于找到机会,跟他们的负责人见上面了。” 

 “经过了多达6次的谈判,他们才终于同意把生产线卖给我们,但最终的结果没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只带回了8条生产线。” 

 陈松笑道:“张哥不用感到遗憾,这些生产线就足够我们用了,估计未来5年之内,咱们都不用为了产能而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