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幕后老板的女人(第2页)

首先,他前世的时候没有经营过文娱产业,所以对这个时期的晓滥国,关于文化方面的政策也不了解。

如果所有的进口书籍都需要在晓滥国重新注册书号,重新进行印刷生产的话,那陈松提前制作好了的那些成品书,不就白制作了吗?

到时候这些已经被改编成晓滥国语言的书,又要去卖给谁呢?卖给本国人,没人看得懂,而且人们对晓滥国的仇恨也是罄竹难书,谁会买这个?

卖给其他国家的人,那也没人看得懂啊!谁会花钱买一本看不懂文字的书?那这些书不就要砸在自己手里了吗?

第二,尽管陈松已经让那几个翻译人员快马加鞭的翻译,也没能把那几本长篇小说全部翻译完,所以要印刷制作的话,时间也来不及。

第三,陈松其他货物,刚刚好装满两艘货轮,若是为了这些书籍,再多租一艘货轮的话,那就不值当的了。

这些书又装不满一艘货轮,如果租赁一整艘货轮,那成本就太高了。

所以,为了谨慎起见,陈松就只给每部书印刷了几本样品,让颜淑玉带到了晓滥国来,再在这边寻找合作的出版社。

这样既不用单独租一艘货轮,又避免了万一需要重新申请书号、重新印刷出版的风险。

陈松还把这几本书非常贴心地做出了三个样本。

第一个样本是纯龙国语言的,这是为了万一到了这边需要重新找翻译人员进行校对,有一本原版的书作为对照会比较好一点。

这个版本的书根本就不会在晓滥国印刷出品,因为没有市场需求,只是当做工具来使用。

第二个样本是新龙国语言和晓滥国语言的对照版本,有点类似于陈松前世的中英对照版本的书籍。

这一版只会在晓滥国出品极少的数量,是为了让那些学习新龙国语言的人阅读和使用的。

第三个版本就是纯晓滥国语言的,这个才是主打产品。

颜淑玉把这三个版本的书籍都各拿出一本,给本田正武和高合惠子展示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