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玄远一吹
第340章 第一步(第2页)
然而这还要得益于陈松最早提出了种植大棚蔬菜的建议,老百姓们跟着他种植大棚赚了钱,现在已经比省内的其他地区富裕多了。
县里的官方也就有了钱,所以才敢试着搞一搞这个“家家通电”工程,否则若是没有钱,一切都是白扯!
现在的流河县,因为老百姓们比原来富裕多了,消费能力也就提高了很多,所以就导致商业比省内的其他地区更加繁荣,有很多外地的商人来此经商。
毫不客气地说,再过上三四年,流河县说不定就具备申请成为县级市的资格了!
有些距离县城很近的村庄,已经铺设完了线路,率先使用上电力了。
每个人家晚上都会开一会电灯。
这时候还没有Led灯,大家都是用那种老式的钨丝灯泡。为了省点电,大家都不舍得用高瓦数的灯泡,一般就是用30瓦的,有的家里甚至用的是15瓦的。
正常来讲,一般客厅里面会用45—60瓦左右的灯泡,根据室内的面积而定。十几平方米的卧室里面一般是用15瓦的灯泡就够了。
但这个时候的人们,晚上对灯光的亮度要求不高,半夜里只要轻轻一拉绳,灯光能亮起,他们就很心满意足了。
至少这总比半夜起来点煤油灯要方便多了吧?而且这东西没有异味,也不会冒烟,因此也就不呛人。
这个年代,电力还属于稀缺资源,价格不菲,人们不舍得多用电。
但即便如此,每天晚上人们都会拉开灯看一下,不是为了这东西能照得多亮堂,而是为了新鲜!
这看的是光亮吗?这不是光亮,这是希望啊!
这时候的灯的开关,还是那种老式的圆盒,挂在墙上,一根长长的线垂下来,一拉绳,灯就亮起,再一拉,灯就灭了。后来还出现了那种手按式的开关,这两种开关一直用了好多年。
到了白天,人们出门遇到熟人的时候,以前都是问候“你吃了吗?”,现在则是问候“你家的电线扯过去了吗?现在用上电了吗?说实话,这电可真好用,就是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