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杀了池六娘,让陆停舟做鳏夫(第2页)

 

无论是“目击之人眼花”,还是他恰好捡到此物,都能将此事搪塞过去。

 

池依依叹了口气。

 

她听陆停舟讲过许多案子,他曾经说过,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凶,必须先弄清他的动机。

 

如果曹方当真为柳如镜所害,柳如镜的动机是什么?

 

以她听来的消息,柳如镜与曹方素无龃龉,要说谁对对方心怀怨恨,曹方在永乐县被柳如镜支得团团转,他才更可能心存不满。

 

若非柳如镜硬要曹方查一件陈年旧案,曹方也不会在秋风岭与池依依一行碰上。

 

思及当日的景况,池依依心头一动。

 

柳如镜身为永乐县县令,对别家的事好像特别上心。

 

他不辞辛劳,更不怕引起青阳县县令不满,亲自率领衙役到秋风岭帮忙,他是当真如此急公好义,还是另有所图?

 

池依依凝神思索,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轻叩。

 

这是陆停舟的习惯,她与他相处日久,难免受他影响。

 

她忽地想起,柳如镜此番进京是受江瑞年传召而来,如今江瑞年还在大理寺中闭门审案,不得与外界互通消息,那么柳如镜今日突然离京,是向谁请的辞?

 

他一夜之间就能办妥此事,难道他在朝中另有靠山?

 

这个靠山的权力恐怕比江瑞年更大,才能如此轻松地安排一名官员的去留。

 

这个念头让池依依背脊发凉,她思绪纷乱,只觉眼前隔着一层薄雾,答案明明呼之欲出,却迟迟抓不住那关键的线头。

 

她起身来到桌前,铺开信纸,研墨提笔,有心写给陆停舟,将自己的疑虑悉数告之,然而笔尖在纸上停留片刻,只留下一个漆黑的墨团。

 

她若送信入大理寺,这封信必会遭人查验,倘若惹来流言蜚语,反而打草惊蛇。

 

即便曹方之死另有隐情,眼下陆停舟身陷要案,分身乏术,又如何能接手。

 

她放下笔,默默将信纸揉成一团。

 

同一时刻,二皇子府邸的暗室中,之前在牙行外观望的两名男子正沉声禀报——

 

“柳如镜推曹方下水时,被一个名叫小乙的孩子看见,那小孩疯言乱语,在牙行声称‘绿衣服的鬼推黑衣服下水’,此话被许多人听见,我等担心传扬出去惹人起疑,索性在牙行放了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