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从今日起,本大爷就要改行种地了

 孙道远也在其中,凭借身高和力气,他顾不得谦让与礼仪,推开众人直奔过去。 

 周围有人骂骂咧咧,他充耳不闻,眼中只有那张红纸。 

 走近一看,从上往下数第六个名字,赫然便是孙道远三个字。 

 看着这三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一股暖流从脚底直冲头顶,原本因寒风变得苍白的脸庞此时已涨得通红。 

 “我考上啦!哈哈,我考上啦!” 

 这些天来的忧虑、忐忑,在见到自己名字的瞬间化作狂喜,情难自禁之下,他不禁大声欢呼起来。 

 旁边的几位考生则不屑地啐了一口。 

 “呸,看他那没见过世面的模样,还以为自己中了状元呢!” 

 有嫉妒的,也有欢喜的。 

 小小一场县试,便展现出各色人生百态。 

 (本章节结束) 

 ------------ 

 榜单发布处。 

 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兴高采烈,也有人悲痛欲绝。 

 “为何没有我的名字?为何没有我的名字?我苦读寒窗十四载,怎会连县试都无法通过?” 

 “这不可能是真的!我不可能落选!这是假的!” 

 “胡惟庸,你作恶多端!我被你害得好惨啊……” 

 “父亲,母亲,孩儿无用至极!连县试都没能通过,孩儿宁愿一死了之!” 

 …… 

 斥责、难以置信、甚至有人萌生轻生念头…… 

 可以说,人类的喜悦大抵相似,笑声响彻天际。 

 然而,人类的哀伤却各不相同。 

 面对突如其来的结果,并非每个人都能从容接受。 

 尤其是那些屡试不中的考生,此次的落败对他们打击尤其沉重。 

 往常落榜时,他们至少还能找出问题所在,比如哪方面知识欠缺,哪些书籍未掌握透彻。 

 而如今呢? 

 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最终,那个隐晦难解的谜团依旧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一时之间,榜单发布处混乱不堪。 

 孙道远兴奋一阵后,大声喊叫几声,随即恢复冷静。 

 老脸微红的他急忙向四周拱手致歉,随后匆匆离去。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与他同一批的人也纷纷涌出人群。 

 瞧见身旁这位同样容光焕发的陌生人,虽不算熟悉,但也算是点头之交。 

 这份同榜的缘分让他们相视一笑,便相约到酒楼小酌几杯。 

 只是,与那些落榜者所想不同。 

 原本欢欣鼓舞的人群,喝着聊着竟渐渐愁眉深锁。 

 这一切都源于孙道远随口的一句感慨。 

 “我在想,县试尚且这般艰难,日后府试、院试又该如何应对?” 

 此言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大家心知肚明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虽未明说胡惟庸的名字,但众人内心已是忐忑不安。 

 有一位年纪或许只有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处于血气旺盛的年纪。 

 此刻心中怒火高涨,顾不得许多,径直质问: 

 “那个胡大人到底想做什么?” 

 “县试就已经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难道还不够吗?” 

 孙道远此时已经饮了几杯酒,加之昨晚睡眠不足,有些迷迷糊糊,听到这话便随口回应道: 

 “我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我只关心一件事,县试时他仅出一道题就差点把我们逼疯了!” 

 “到了府试和院试,难道他要整张试卷都自己出吗?” 

 “若是真这样,我现在就想回家!” 

 众人听罢,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可怕的情景:府试和院试时,打开试卷,每道题目都像县试的最后一道题一样,根本看不懂。 

 一想到这个画面,众人不由得感到一阵战栗。 

 “唉,你说他不聪明吧,人家官居高位,辅佐皇上治理国家井然有序,而且原本也是读书人出身。” 

 “真是少有的既能理论又能实践的才子。” 

 “可要说他聪明吧,他这样做,别说他的仕途如何,他在文人圈子里的声誉算是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