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招募了一群泥塑菩萨

 对于朱标这点心眼,胡惟庸虽然腹诽了两句,但还真没多介意。 

 毕竟,这等政治人物,还是精心培养出来的政治人物,有这样的心性、手段,不仅不是缺点,反倒是优点。 

 甚至,胡惟庸巴不得朱标心眼更多一点才好。 

 因为胡惟庸是真心希望朱标能接班的。 

 毕竟,这位的政治手段、眼光,哪里是朱允炆那个废物崽子能比的了的? 

 一想起朱允炆,胡惟庸都不禁直皱眉。 

 要是那个兔崽子真上位了,他怕是躲都没得躲。 

 毕竟朱允炆,是真狠啊。 

 看似礼贤下士,一派知书达理的仁孝模样,可实际上这小崽子才是个十足的刻薄寡恩之人。 

 从他削藩之时,对自己那几位亲叔叔是如何下手的就知道了。 

 堂堂郡王,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亲儿子,居然在朱元璋辞世、朱允炆上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得了。 

 还有一大堆全家老小被贬为庶民的。 

 这特娘的连自己亲人都不放过,还能指望他对臣子有多看重? 

 可以说,若是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路线走的话,除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儒三大蠢货深受朱允炆倚重以外,其他人在朱允炆眼中,不过都是随手可杀的虫蟊罢了。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甚至比不上朱允炆。 

 至少朱元璋在杀戮时还有明确的目标和意图,只要你不妨碍他,不触犯他的忌讳,他还能容忍你。 

 而且,朱元璋非常重视亲情,绝不会对自己的亲人下手。 

 可朱允炆呢?他只学到了朱元璋的表面,认为当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 

 他杀起人来毫不手软! 

 亲人、臣子、得力干将…… 

 想杀就杀! 

 对于这样的人,胡惟庸是绝对不希望他登上皇位的。 

 更何况,这样的家伙一旦上位,十有还是会被他四叔朱棣。 

 到时候朱棣这个莽夫攻入应天府,必然会对皇城势力进行一番清洗。 

 那自己的生死岂不是又掌握在别人手中? 

 如此一想,朱标继位才是最稳妥的,也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想到这里,胡惟庸干脆对朱标一摆手道:“殿下,不如我们到公房一叙?”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拱手道:“这正是我所愿,不敢请耳!” 

 他虽然是来招揽人心的,但刚才的话也没说错。 

 朱标在听朱元璋解释胡惟庸那道怪题后,便觉得胡惟庸是真正的大才。 

 一道在他看来极其怪异的考题,竟然能看出考生的心性、学问,甚至还能分析出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对于上位者来说,简直是太神奇了。 

 这种学问,朱标非常想学。 

 二人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悠然走进了胡惟庸的公房。 

 胡惟庸给朱标泡了一杯茶后,先听朱标谈起了自己的体会。 

 此时,朱标谈兴正浓。 

 他不用胡惟庸催促,便自然而然地谈起了自己对科举取士的一些看法。 

 胡惟庸听得很认真。 

 一方面,他要在朱标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才方便自己继续安稳地“咸鱼”下去。 

 另一方面,他其实也很好奇。 

 好奇这位历史上最稳固的太子爷,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听着听着,胡惟庸的脸色逐渐变了,甚至连喝茶的动作也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他心中只有一个感觉。 

 朱标,你真是厉害啊! 

 对于胡惟庸来说,科举制度的利弊,后世有太多的分析了。 

 专家、学者、键盘侠、网文作者…… 

 无数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