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论语都不会(第3页)

 毛骧心中暗暗叫苦。 

 同样是替皇帝办事,为何胡惟庸就能如此得信任?自己但凡做点什么,皇帝总要怀疑自己是否另有心思。 

 不过,他还是规规矩矩地答道: 

 “回陛下,胡大人的题虽然难,但确实是经义题。” 

 “胡大人出题为:君夫人阳货欲,以这六字为题,要求写一篇策论。” 

 朱元璋一听,差点把刚喝到嘴里的茶水喷出来。 

 “什么?” 

 毛骧不敢拖延,赶紧解释。 

 等他说完这题的破题思路后,朱元璋恍然大悟,一拍御案道: 

 “我就说嘛!胡惟庸办事还是有章法的!” 

 “既然是《论语》中的句子,那些考生做不出来,怪得了谁?” 

 “咱当年虽然不识字,后来可是学过的。” 

 “读书人背书,不就是从《论语》开始的吗?” 

 “这要是《论语》里的题都做不出来,还能怪谁?” 

 “胡惟庸没错!” 

 说到这里,朱元璋甚至主动为胡惟庸辩解。 

 “胡惟庸想必也是关心那些学子!” 

 “院试是童子试的最后一关,让他们考考典籍,体会温故知新的道理,有什么错?” 

 “毛骧啊,你看,胡惟庸有意栽培,这些学子也懂规矩,不吵不闹。” 

 “这多好!” 

 “只是这考题,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啊!” 

 朱元璋低声自语。 

 他刚才也差点误解了,幸好毛骧解释得及时,否则就要出丑了。 

 (本章完) 

 ------------ 

 胡府内,胡惟庸此刻显得有些焦虑。 

 局势似乎有些不对了。 

 他坐在书房,目光凝视着面前的那杯茶,久久沉默。 

 他心烦意乱并非没有原因。 

 他本是个只想躺平的咸鱼,躲朱元璋还来不及。 

 可一不留神,胡仁彬和胡馨月就冒出头了。 

 他们不过参加了一场再普通不过的皇家宴会,与同龄人见见面而已。 

 谁知胡馨月差点成了太子妃! 

 那可是什么结局? 

 那意味着彻底陷入了皇权更迭的漩涡。 

 要知道,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他们祖孙三代掀起的波澜可不小。 

 胡惟庸原本的打算是远远旁观,不掺和。 

 结果不知不觉间,事情就变得如此高调。 

 最让他恼火的是朱元璋。 

 你想娶我家侄女当儿媳妇,好歹先跟我商量一下吧。 

 偏偏一声不吭,直接压着李善长低头,四处宣扬胡某人的“威名”! 

 这下好了,全天下都知道胡某人是个能让当朝李善长退婚的“狠人”了。 

 这简直让人抓狂!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一心只想过着潜水、躺平、咸鱼的日子,怎么就冒头了呢? 

 而且看这势头,风头只会越来越大。 

 要是这样下去,朱元璋会放任他在外逍遥? 

 将来无论是朱标还是朱允炆,会让他继续在外逍遥快活? 

 即便是朱棣,也不可能任由我这样的人在外逍遥自在。 

 真是倒霉! 

 胡惟庸狠狠地喝下了眼前那杯已经微凉的茶,朝外喊了一声:“来人。” 

 胡义进来后,胡惟庸缓缓吩咐道:“胡义,去街上打探一下消息。 

 这次的考题又是我出的,去问问,骂我的人多不多。 

 最好能打听打听,看有没有人打算告御状之类的。” 

 胡义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一紧,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自家老爷这是又惹了什么麻烦?前两次出题引起的,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要不是老爷深受陛下信任,恐怕早就被罢官去爵,甚至可能流放抄家。 

 可老爷明明吃过亏,怎么还乐此不疲?又来这一出? 

 尽管心里满是无奈,胡义却没有多说什么。 

 既然老爷吩咐了,他只能照办。 

 至于其他的话,等找到合适的机会再跟老爷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