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还是老实点吧(第2页)

 排在文臣首位的李善长,深深地看了一眼排在自己身后,位于文臣队伍第二位的胡大老爷一眼。 

 他若有所思地冲着胡大老爷点点头,然后没等到胡惟庸的回复,便当先迈步走了进去。 

 胡惟庸同样若有所思地笑了笑,却压根没把李善长刚刚的举动放在心上。 

 毕竟,无论李善长怎么蹦跶。 

 嚣张也好、低调也罢,甚至哪怕是认怂也无所谓。 

 反正,李善长的结局,是注定的。 

 老朱在把李善长抬上这个位子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举起屠刀了。 

 只不过屠刀究竟哪个时候落下来,还需要他琢磨琢磨。-d_q~s?x.s`.`c`o!m! 

 或许,李善长还需要多邀请一些人,为朱元璋的胖儿子铺路更为顺利。 

 紧随李善长,规规矩地踏入宽敞、高耸、庄严的奉天殿。 

 抬头便瞧见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隔着御案,目光如炬地注视着众人。 

 今日的朱元璋,身披火红九龙衮袍,头戴象征至高无上地位的帝冕,宛如一位永恒的神祇,俯瞰着其子民。 

 冷漠、审视,同时混杂着一丝得意与轻蔑。 

 “臣等见过陛下,恭请圣安!”包括胡惟庸在内的满朝文武,齐声行礼,向朱元璋问候。 

 朱元璋淡淡回应:“朕安!” 

 至此,君臣之间的礼节已毕。 

 随后,分列文武两侧,静待今日最为重要的议题——使臣上殿、献宝。 

 奉天殿门口,太监高声宣告:“宣,高丽国使臣,上殿!” 

 此前,高丽使团已在太监引领下,于一旁静候。 

 闻此声明虽尖利却显庄重之声,高丽使团正使李默整理衣冠,率先步入奉天殿。 

 殿内,官员身后,齐整地坐着一队乐师。 

 在内侍指挥下,他们演奏着大明特有的宫廷乐曲,曲声宏大而尊贵,让人在这巍峨宫殿中,不禁心生敬畏。 

 沿台阶而上,至殿门,太监再次宣告:“高丽使节,觐见!” 

 早已熟谙这些仪节的李默修手持高丽王印鉴的国书,高声宣告:“下国高丽使节李默修,觐见大明皇帝陛下!”言毕,低头越过高高的门槛,在大明文武百官的注视下,稳步至殿中。 

 “下国高丽使节李默修,代我王恭请上国皇帝陛下圣安!” 

 朱元璋略一眯眼,语气淡然:“朕安!” 

 李默修高举国书,躬身道:“下国高丽使节李默修,代我王献上国书,以表两国世代友好。”并附言:“内附礼单,为我王为上国皇帝陛下贺!” 

 这番话一出口,大太监宋利立刻上前,接过李默修手中的国书。 

 他恭敬地将国书呈给朱元璋,朱元璋只是扫了一眼,便随手丢给宋利,命令道:“念!” 

 宋利弯腰双手接过国书,站到御陛之上,高声宣读。 

 “高丽使节代表高丽王,献上珍宝!” 

 “珍珠五十斛……” 

 话音刚落,早已在外等候的高丽使节团成员,便高举珍珠,步伐稳健地走进殿内。 

 这一盘自然不是全部,但至少要让大明的皇帝陛下和众位官员见识到这些珍宝的样貌。 

 否则,这礼岂不是白送了? 

 紧接着,人参、皮草、高丽美女、宝石等一系列虽有些稀奇但并非特别罕见的物品,陆续被送入奉天殿。 

 待高丽的国书宣读完毕,献宝的数量也一一呈上,高丽王如何深情款款地讨好大明的情景也展露无遗。 

 随后,轮到其他国家登场。 

 新罗、东瀛、琉球、扶余…… 

 但凡周边有名号的国家,一个个依次进殿,规规矩矩地向大明呈上国书、献上珍宝。 

 宝石、雕塑、珍禽异兽、刺绣、海鱼、黄金、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