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佩服嫉妒(第2页)

 他到底走的是什么路子啊? 

 就在李善长拉着胡惟庸嘀嘀咕咕地打听消息时,宋利忽然飘了过来。 

 “胡公,您可别走了,皇爷还在等您呢!” 

 “这不,刚散场,就让老奴来寻您了。” 

 “如何?跟老奴一起走一趟?” 

 看着胡惟庸被提溜着朝内宫走去,李善长彻底愣住了。 

 凭什么啊!? 

 (本章完) 

 ------------ 

 李善长对胡惟庸的观感极其复杂。 

 有恩情、有佩服、有嫉妒、有感怀…… 

 可以说,若要详细聊聊李善长对胡大老爷的观感,那恐怕当场就得拉出个扇形图来。/我_的¨书`城\ ·已/发+布`最!新~章^节~ 

 但此时此刻,李善长却连话都不想说了。 

 实在是麻木了。 

 他其实这会儿特想大声吼一声:“凭什么?” 

 可终究还是憋了回去! 

 毕竟,脑子还没糊涂的他,清楚地知道,这句话吼出来不仅得不到回答,还会给自己惹一身麻烦。 

 李善长深吸了口气,缓缓走向宫门,同时脑子里不断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尤其是朱元璋说出的那些话,他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他一直在思索一个原因。 

 朱元璋为何对胡惟庸如此亲密? 

 尽管在宴会上,朱元璋一口一个老兄弟,一口一个惟庸,显得格外亲热。 

 当然,那刚刚曝出的亩产三十石以上的粮种,也确实令人震惊。 

 然而,这些都只是功劳。 

 李善长作为跟随朱元璋多年的老臣,岂会不了解朱元璋的秉性? 

 他虽然没有胡大老爷那种来自后世的眼光,但也并不愚蠢。 

 他深知朱元璋是怎样的人。 

 只不过,他一方面难以割舍对权势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认为朱元璋对这些淮西老兄弟不会做得太过分。 

 既然最多不过是罢官去爵,回家种田,那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他非常清楚,朱元璋虽然口头上很看重功劳。 

 但实际上,他内心并不怎么重视。 

 以胡惟庸的功劳,固然会给些面子。 

 但刚刚举办完宴会,就立刻派宋利来叫胡惟庸过去私聊,这种举动未免太过亲密了。 

 这才是李善长最困惑,也最郁闷的地方。 

 凭什么啊! 

 论身份,他李善长受封韩国公,是众国公之首; 

 论职位,他如今是光禄大夫、太师、中书左丞相! 

 论关系,他更是从朱元璋微末之时便陪伴在身边的信重之臣…… 

 可这一切加在一起,却还是不如胡惟庸…… 

 这究竟是为什么? 

 李善长带着满心的疑惑最终离开了。 

 而其他臣子,尤其是亲眼目睹胡大老爷被宋利叫走那一幕的人,此时只能满脸羡慕地摇着头离开。 

 没办法,立功受奖这种事,还可以争一争,或者使点手段。 

 但与陛下关系好、受陛下信任这种事,那就没辙了。 

 说白了,一般人连想的资格都没有。 

 他们不过是给老朱家干活的苦力、长工罢了。 

 而在离开的人群中,刘伯温的眼神却格外复杂。 

 ‘啧啧,惟庸这归隐之路,可不好走啊!’ 

 ‘哈,本以为只有我一人视功名利禄如无物,没想到竟遇上了惟庸这么个同路人!’ 

 ‘刚才所有人都在羡慕惟庸的风光,可谁又注意到惟庸的无奈和委屈了?’ 

 ‘那眼神和表情,分明是真心想要逃离的人才会有的啊!’ 

 ‘可惜啊!咱们都走不了,惟庸也走不了!’ 

 ‘真是造孽!’ 

 ‘朱重八,你能不能给个准话,到底怎样才能放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