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明建国第一鸿篇巨制

 胡惟庸对偶尔透露口风一事,其实早有盘算。0*0,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人皆不愚,尽管他捏造的、陈近南等身份看似有模有样,但作为日夜相伴的枕边人,时间一长,难免露出破绽。 

 因此,即便胡惟庸此次不露口风,两姐妹恐怕也已开始怀疑他的真实身份。 

 不过,他并不担心,毕竟他并非江湖大盗或罪大恶极之人,无需躲藏。 

 只是身份过于“惊人”,且眼下这般更便于两姐妹“发挥”,故而暂且隐瞒。 

 胡大老爷自认对她们并无伤害。 

 今日这小小的许诺,对两姐妹而言,或许是终生难忘的大事。 

 但对胡大老爷来说,这实在算不得什么。 

 甚至,他答应这些,更多是为了自己。 

 他隐约觉得,若继续这般躺平度日,即便不刻意争取,甚至一再推脱,未来仍会有大量工作和功劳落在他头上。 

 届时,该如何应对? 

 一味逃避虽可耻却有用,但未免太过“清高”。 

 若总是以这种姿态示人,难免让人敬而远之。 

 毕竟,谁愿意与一个圣人打交道?因此,找些事情来“消耗”这些功劳,便成了必要之举。 

 然而,功劳并非易耗之物,也并非所有方式都适合随意使用。 

 当胡惟庸瞧见姐妹俩时,灵光一闪,决定给她们各自讨个诰命。 

 准确来说,是敇命,这不正是消耗功劳的最佳方式吗? 

 既能安抚后院,又能继续维持自己那副倜傥的形象。 

 虽然风评稍差,但也不至于太糟糕。 

 这么一想,简直完美无缺。 

 就这么定了! 

 经过昨晚的欢愉,胡大老爷越发觉得这主意妙极了。 

 早该想到的。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胡大老爷彻底沉醉在美色之中。 

 乐不思蜀,乐不思蜀啊! 

 可欢乐了几天后,胡大老爷突然想起一件事。 

 糟了! 

 自己好像还主动揽了个活儿? 

 他还要编撰洪武大典呢! 

 一想到这破事,胡大老爷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虽然当初是情急之下给自己找了这么个差事。 

 这活儿说起来确实挺有意义的。¢看?书~屋.小?说?网+ ,追′最+新_章?节, 

 但这事儿,真得有人老老实实坐在那儿干活啊。 

 就胡大老爷这懒散、躺平的性子,他能坐得住? 

 他连去礼部上班、打卡都嫌麻烦,怎么可能天天盯着这些? 

 想到这儿,胡大老爷猛地一拍手心。 

 对,这事儿,咱不想干,那找个能干的不就成了? 

 没错! 

 琢磨明白的胡大老爷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身份。 

 他不仅是朝堂官员,大明勋贵,还是堂堂封建社会的大地主。 

 这地主老爷,怎么能自己干活呢? 

 这不得找个长工来? 

 地主老爷身娇体弱的,哪禁得住这等劳累啊。 

 还是在家乐呵乐呵地等着长工干完了过去看看收成就好。 

 想到这儿,胡大老爷笑眼一眯,想到了一个人。 

 啧啧,上次礼部弄僧官考核的时候,咱不是正好认识了那道衍和尚,姚广孝来着? 

 这厮学问什么的挺不错的。 

 最妙的是,貌似历史上,原本的永乐大典,就是他和解缙一起牵头编撰的啊。 

 不过,一想到解缙,胡大老爷暗戳戳地贼笑了两声。 

 那位领着自己跑了两回醉风楼,让自己成功领回来两位小儿的乐子小哥。 

 哎呀,这样的奇才,若是错过了,岂不是太可惜了? 

 正好,解缙最近似乎通过了乡试。 

 等这届科举结束后,把这小子拉过来一起编书,岂不是正合适? 

 到时候,自己继续当个闲人,想怎么偷懒就怎么偷懒,反正事情都丢给道衍和解缙去干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