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罗贯中与施耐庵的渊源竟如此深厚(第3页)
 太有趣了!光是这开头,就已经让他决定要追下去了! 
 (本章完) 
 ------------ 
 《水浒传》的魅力,即使在后世也依然能掀起波澜。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它更显得独一无二。 
 而最先被它征服的,正是大明周报社的编辑们。 
 对于这些编辑来说,这么多年求学、游学、做官的经历中,读过的名著、经典何止千百本? 
 但他们却从未见过如此有趣的话本。 
 真是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他们的心。 
 这开篇写的是朝堂上的景象。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或许其他事他们不了解,但大朝会的流程他们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虽然他们级别不够,未能走进奉天殿,但朝会的流程谁能比他们这些官员更清楚? 
 正因如此,他们发现这位名叫施耐庵的作者写得颇为真实。 
 真的与朝堂上的流程、规矩相差无几。 
 虽然书中有些细节不同,但因为写的是宋仁宗嘉佑三年的事,与大明有些许差异,倒也情有可原。 
 正好,这些编辑都是读书读得快的老书虫。 
 第一回虽然只是匆匆浏览了一遍,但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后面的故事。 
 想到这儿,众人干脆跑到胡惟庸的办公室,纷纷询问起来。 
 “相爷,那施耐庵可是我们的同僚?我看他遣词造句,尤其是朝堂对话,很有几分朝堂的感觉啊!” 
 “相爷,这《水浒传》到底是神鬼志异还是,怎么总觉得特别好看?” 
 “相爷,这《水浒传》既然写完了,能不能让我看看后面的稿子?下官实在心痒难耐啊!” 
 “对对对,下官也是,相爷……” 
 “相爷……” 
 突然间,一大群人蜂拥而至,全是眼下追随胡惟庸的部属。 
 这些人平日里与胡惟庸打交道多了,深知这位相爷性情随和,不像那些老臣那样趾高气扬。 
 只要不触怒他,凡事都好商量。 
 正因彼此熟络,他们才敢如此放肆。 
 然而,他们虽放肆了,胡大老爷却因此头疼不已。 
 任谁被一大群人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提问,心
情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滚开滚开!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你们想干啥?” 
 “疯了吗?” 
 “吵得我脑袋嗡嗡响!” 
 “都散开,有问题一个一个来!” 
 胡惟庸这么一说,众人却只是嘿嘿一笑,毫不在意,反而干脆地挤在一旁坐下,又重复起刚才的问题。 
 胡大老爷这时也正好闲着,心里还有些别的打算,便打算花点时间应付他们。 
 “施耐庵确实当过官,不过是元朝的县丞,没干多久就辞职了。 
 不过他考中了进士,自然上过朝堂,知道官场的规矩也不奇怪。” 
 “嗯,稿子就在这里,一共一百二十回,都在。 
 待会儿你们要看的话,正好帮我抄录一份。” 
 “别急着走,我数了数,你们正好三十人,每人抄四回,合起来就是一套。” 
 “这份抄本就放在报社公用,至于这份手稿,我明说了,我要收藏!” 
 胡大老爷将中饱私囊的事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其他人也无可奈何。 
 至于稿子的版权?呵呵,后世版权都是一笔糊涂账,更何况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出书,能拿到稿费的都少之又少,真正好卖的就是“教辅资料”。 
 那些名师大家编撰的注释才是畅销货,甚至还有门槛才能购买。 
 至于一般的话本?不过是大家互相抄录,消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