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同样是做官,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如果是关于我个人的事情,或许胡相是在开玩笑。

 



 

“但涉及国家大事,胡相所说必然属实。

 



 

“毕竟以您的性格,是不会拿正经事开玩笑的。

 



 

胡大人愣了一下,随后哭笑不得地指着章善说:

 

“你这老狐狸倒是机灵得很!”

 

“如果没有别的事情,那就先告辞吧?”

 

章善环顾四周,随即便点头同意。

 

胡大人毫不迟疑地转身离开。

 

工部的一众官员看着胡大老爷急匆匆离去的身影,心中满是无奈。

 

为何这位胡大人总要显得如此特别呢?

 

待众人在尚书办公处商议后走出,途经侍郎办公室时。

 

只见胡大老爷悠闲地躺在躺椅上,抱着茶壶,翘着二郎腿,偶尔轻啜一口,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

 

这一刻,众人仿佛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

 

同样是做官,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第二天早朝时,朱元璋如往常一样和群臣讨论江南水患问题。

 

户部拨款调粮,工部筑堤建房,这些都是应对天灾的必要措施。

 

面对这样的灾难,没人能置身事外,该承担的职责必须承担。

 

就在大家商讨之际,新上任的章善严肃地站了出来,高声说道:

 

“陛下,臣有奏疏。

 



 

朱元璋眉头微蹙,语气略显不满:“章善,何事奏报?”

 

“可是工部对此次事务有所异议?”

 

这话带着几分质问之意,隐隐含有警告意味。

 

意思是让工部安分守己,别添麻烦。

 

然而章善却出乎意料地强硬回答:

 

“陛下,工部确实有不同看法。

 



 

朱元璋尚未发怒,章善已将昨日胡大老爷所言详细汇报。

 

朱元璋闻言,立刻起身追问:

 

“章善,此话当真?”

 

“真有这般神奇之事?”

 

只要不是狂妄自大、无视权威之人,稍微不那么恭敬也无伤大雅。

 

在朱元璋看来,有才华的人有些个性是正常的。

 

看吧,刚才章善的表现就像完全没领会朱元璋的暗示一样,直来直去。

 

但朱元璋非但没生气,反而兴奋地问:

 

“哈哈,章善,太好了!”

 

“没想到你刚到工部就发现了人才!”

 

“这个主意是谁想的?”

 

“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到现在才被发现?之前那些工部官员都在干什么?”

 

朱元璋就是那种吃饱喝足还挑毛病的人。

 

在他眼里,有能力的人就该拼尽全力为他效力。

 

章善确实有功有才,可明明有人就在工部,也有能力,为什么之前的工部官员都没发现呢?

 

他们该死!

 

他们怎么就不能向章善学习呢?

 

看看章善,才刚去几天啊。

 

遇到这种困难,不但没退缩,还提出了新办法。

 

这就很好嘛。

 

朱元璋对章善一阵猛夸。

 

夸得章善面露尴尬。

 

但他不敢打断朱元璋的话。

 

直到朱元璋说完,他才苦笑着说:

 

“陛下,您的夸奖让我无地自容!”

 

“这事实在不是我的功劳,我只是照搬罢了!”

 

“混凝土的事,其实是工部侍郎胡惟庸提出的。

 



 

“我只是复述而已,实在担不起这样的夸奖!”

 

又是惟庸?

 

朱元璋听到这里都呆住了。

 

不对!

 

怎么又是胡惟庸!

 

对了!

 

胡惟庸在哪?

 

朱元璋突然抬起头,在朝臣中寻找胡惟庸。

 

他已经找了两遍,仍不见胡惟庸的身影。

 

于是他转向宋利问道:“胡惟庸呢?他是不是告假了?”宋利闻言愣住,额头冒汗,急忙解释说胡惟庸之前提到无要事不上朝,朱元璋已经同意了。

 

朱元璋听后脸色阴沉,但随即释然,认为即使胡惟庸不上朝,也能为国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