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他还妄图拉拢胡惟庸?

李善长看到胡大老爷穿着朝服前来见客,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心中暗自庆幸,看来胡大老爷根本没把他当成老友或老师,而是以对待同僚的态度接待。

 

否则,胡大老爷不会如此正式。

 

胡大老爷虽然和他相识多年,为何今日却这般?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自己身上牵连的事情太多,让人不愿再与自己有瓜葛?

 

李善长越发觉得今日前来是对的。

 

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想法,所以说话更加客气。

 

他首先一脸真诚地为之前的退婚之事道歉。

 

等到胡大老爷勉强保持镇定表示无妨后,李善长终于露出了他的真实意图。

 

他想再次与胡惟庸结亲?!

 

胡大老爷听到这话,顿时感到不妥。

 

等等!

 

老李,你是不是听错了自己的话?

 

我家小月儿现在可是东宫太子妃,这事早就公开了。

 

难道你还想跟朱元璋抢儿媳妇?

 

别说朱元璋不同意,我们也不会答应。

 

你韩国公府究竟是什么地方,别人不清楚,我还能不清楚吗?

 

当初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小月儿与韩国公府脱离关系,怎么可能再重新扯上瓜葛?不过,胡惟庸也承认,大家心里都清楚,之前退婚的事背后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朱皇帝在推动。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不必再提。

 

李善长听胡惟庸这么说,便放下心来,不再纠结退婚之事。

 

接着,他提出今日来访的目的——希望两家能重续姻亲,将女儿嫁给胡仁斌。

 

胡惟庸听了这话,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瞪大眼睛看着李善长,难以置信地问:“你说什么?要结亲?你家女儿?”

 

---

 

对于李善长的提议,胡惟庸毫不客气地当场拒绝。

 

开玩笑,上回借着朱元璋的心意,好不容易才解除小月儿与李善长侄子的婚约,如今又要重新联姻?而且李善长还想让自己做他的女婿?这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想给自己找点麻烦吗?

 

胡惟庸虽然不上朝,但对朝堂上的事了如指掌。

 

他早就让胡义结交各路官员,虽然只是充当掮客,打探消息,但这并不简单。

 

而且,他结交的都是中低层官员。

 

这些人虽然职位不高,但消息却十分灵通。

 

要知道,细微之处往往能察觉到大的变化。

 

朝堂中的大事,很多时候在中低级官员那里就会有预兆。

 

只是普通人缺乏洞悉**的能力罢了。

 

由于胡义一直专注于收集这类信息,胡大老爷对朝堂的动态相当敏感。

 

再加上他与朱元璋的关系,以及小月儿在东宫的地位,他在消息获取上并不逊色于任何人。

 

可以肯定的是,胡大老爷已经察觉到朝堂上出现了异样。

 

一场**即将来临,而李善长可能是这次事件的关键人物。

 

面对这样一个可能带来麻烦的人物,胡大老爷自然不会轻举妄动。

 

于是,他果断拒绝了邀请,这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胡大老爷虽安然无恙,李善长却陷入了困境。

 

两家曾有过婚约,却因朱元璋的一句话而取消。

 

现在的胡大老爷已无意涉足尘世,要与他结为姻亲几乎不可能。

 

李善长未能达成目的,心情沉重。

 

告别时,他勉强保持礼貌,最终尴尬离场。

 

走出胡府,望着渐渐关闭的大门,他陷入沉思:‘胡惟庸是真的知道朱元璋的态度不敢接近我们,还是对我们心存怨恨?这其中是否还有朱元璋的考量?’

 

那老家伙难道真要不顾一切地对我们动手了吗?

 

他难道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和朝廷的安定吗?

 

这事还得仔细斟酌才行。

 

哼,你朱重八虽然杀意满满,但你能把所有朝臣都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