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历史上那位固执的方孝孺的命运也悄然改变(第3页)
 
想到这里,方孝孺向罗贯中露出一抹勉强的笑容,随后前往报社找主编交接工作去了。
 
毕竟要离开,总得安排妥当。
 
次日,处理完报社事务的方孝孺,带着几分羞涩与忐忑来到教坊司。
 
见到方孝孺前来,胡大老爷十分高兴。
 
终于有人可以陪他一起玩了。
 
于是,胡大老爷随意授予方孝孺一个教坊司小吏的职位。
 
这样一来,方孝孺不仅有了身份,还能光明正大地来往教坊司,同时获得一份收入。
 
调整好心态的方孝孺逐渐放松下来。
 
从此,两人在教坊司过得逍遥自在。
 
平日里有歌妓侍奉,生活颇为惬意。
 
至此,历史上那位固执的方孝孺的命运也悄然改变。
 
至少,他开始懂得攀附权贵了。
 
()
 
---
 
有了方孝孺这样的伙伴,胡大老爷的日子过得愈发滋润。
 
他将方孝孺拉至身边,一方面确实因为独乐不如众乐,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私心。
 
方孝孺、黄子澄等人,是后来导致建文帝政权覆灭的关键人物。
 
没有他们的日夜教导,朱允炆绝不会变得如此无能。
 
归根结底,他们将原本资质不错的皇位继承人,培养成了一位天真、眼高手低的纯粹书生。
 
权谋手腕、战略眼光、人际把控、驾驭臣下……
 
这些应有的能力,朱允炆一样也没学会。
 
反倒是那种正派文人常有的清高、自视过高、眼高手低的问题,他一个都没落下。
 
这也正是为何明明握着一手好牌,却打得一塌糊涂,让自家四叔回转乾坤的关键。
 
削藩本身不算错,只是过于急躁;
 
多疑也不是大事,但缺乏善后之策;
 
执政能力**无奇,但不懂得用人……
 
这些都是朱允炆从顺风局被打成逆风翻盘的原因。
 
而这些,全都是方孝孺、黄子澄等人教导的结果。
 
以前,胡大老爷连看都不会看他们一眼。
 
你朱允炆、朱棣斗得再凶,难道还能扯到他这个退休在家闲着的老头子?
 
但现在不同了。
 
奶奶的,朱元璋这老家伙不地道,居然把我们家小月儿哄去给他儿子当儿媳妇了。
 
说到底,大明下一任皇帝是朱标,再下一任,就是他外孙了。
 
甚至如果像历史一样朱标早逝,这“建文帝”说不定就是他外孙。
 
那时候他还怎么避嫌?
 
避个鬼!
 
不过现在小月儿还没怀孕,不用太过担心。
 
随便下个棋局罢了。
 
这不,方孝孺不知不觉就被他拉拢过来。
 
要是将来这老家伙真能成为皇孙的老师,那时再想别的法子。
 
到时就不会让他外孙变成朱允炆那样的废物。
 
当然,黄子澄那边,若有机会,他也会帮忙。
 
总不能让这家伙毁掉大明的好局面。
 
不过,目前这些考虑都是为将来打算。
 
眼下来说,方孝孺不过是个落第的普通考生。
 
老朱还能活十几年!
 
所以啊,该享受生活就继续享受!
 
胡大老爷过得逍遥自在,而李善长那边却有些麻烦。
 
李善长以前未担任丞相时,行为举止还算让人接受。
 
至少表面上看,大家都对他颇为赞赏。
 
然而,成为丞相后,情况有所变化。
 
或许因为阿谀奉承的人太多,让他迷失了自我。
 
确实,他已经快七十岁了。
 
但他最近却迎娶了一位十几岁的年轻女子。
 
这可真是……
 
六十多岁的人了,难道不怕身体吃不消吗?
 
再说,李善长又不是身强体壮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