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礼部三勇士

我们宁愿和其他人一起竞争,也不想面对胡相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那根本不是考试,简直就是一场折磨。

 得了!

 说到这里,大家终于明白了这次考试为什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人,可能很难准确描述考生们面对胡大人时的恐惧和不适。

 那完全是一种无尽的折磨和反复折腾。

 就像被从不同角度反复刁难,让你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

 所以,与其在这里忍受胡大人的折磨,不如转身去应对其他考官,放手一搏不是更好吗?

 与此同时,一群学子开始议论“礼部三勇士”。

 或者说,他们更喜欢称这三人为“礼部三傻”。

 他们实在无法理解,这三人是怎么想的?

 难道他们是脑子有问题?

 不然怎么会如此大胆,敢去报考礼部?

 那可是胡大人的地盘,上上下下都是他的心腹,考试时即便他不在场,事情也早已安排妥当。

 这岂不是说,这几个考生是在隔空与胡大人较量,还被他花样百出地折磨?

 这不是找死吗?

 于是,方孝儒三人成了众人眼中的笑柄,被认为是头脑简单的人。

 然而,没过多久,这些考生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随着选拔官员考试结果的公布,大家惊讶地发现。

 他们看不起的“礼部三傻”,竟然全部通过了!

 这三个考生居然都被礼部录取了!

 这下可有意思了!

 他们根本不屑一顾的“礼部三傻”,居然成了地位尊崇的礼部官员。

 那些去工部、刑部、大理寺和户部做小官跑腿的人,以及那些直接落榜的,到底怎么回事?

 他们嘲笑的“礼部三傻”全都上榜了,那些没上榜的,按理说岂不是连傻子都不如?

 一时间,原本嘲笑的考生们都愣住了。

 ---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应用或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导致内容错乱,请稍后再试。

 感谢理解!

 结果一出,所有考生都震惊了。

 这不能怪他们震惊,因为实际上大多数人根本没上榜。

 胡大老爷就是这样,“不把你教训一番,怎么显出我的能耐?”

 笔试阶段,几千人参加,十选一,最后只通过了几百人。

 到了面试,数百人中最终录取了一百多人。

 有些部门明明十几个人报考,却一个都没录取。

 这态度简直像是在骂他们是废物。

 可好,这边他们自己落榜了,没能成为官老爷。

 而他们看不起的“三傻”,却成了真正的官员。

 这可不是小事。

 这次考试吸引了那么多人报名,大家都满怀期待地前来争取机会。

 图什么呢?

 还不是因为这次提供的不是小吏的职位,而是正式的官职吗?

 而且是有品级的!

 官吏虽常并称,实则并非同一回事。

 就实际而言,吏员无品级,不可自称本官,也无法直接成为官员。

 这不是谁定下的规矩,而是官场默认的规则。

 若想步入仕途,要么像胡仁彬那样被推举,要么通过科举。

 除此之外,皆为末流。

 然而,朱元璋打破了这一传统。

 不管未来考试如何,目前这场考试,考生确实得到了实惠。

 但也正因如此,考生们心生不满,甚至酸意横生。

 在他们看来,这三人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礼部仅录三人,毫无选择余地,自然全盘接受。

 他们忘记了还有职位无人录取的情况,只认为这三人是侥幸入选。

 这种想法让考生越发不解,进而主动找到上榜者询问**。

 方孝儒尚未离职,仍需前往教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