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兰陵笑笑生(第2页)

 

《**梅**》的故事围绕阳谷县内的几人展开,不再是水浒或三国中的英雄豪杰,而是聚焦于普通人之间的纠葛。

 

书中没有家国情怀,也无国仇家恨,只有几个商贾和几个充满心机与欲望的女子之间的琐事。

 

这些看似平凡的内容,让经验丰富的老郑看得津津有味,以至于错过了午饭,还是由小吏端来才勉强进食,却依旧食不知味。

 

直到下午读完半本,他才如梦初醒。

 

他神情复杂地瞥了一眼手中的稿子,苦笑着掩住面孔。

 

“怪不得我越看越入迷,原来如此!”

 

“这里面的事,和自家的经历简直如出一辙!”

 

“难怪我会感同身受!”

 

然而,尽管老郑感慨万千,他还是迅速确认了这件事的真实性。

 

以他的资历,尚且为之沉迷,那些浅薄之辈岂不是要拍手叫绝?

 

 

毋庸置疑,必须立刻付梓。

 

不得不说,老郑的能力虽有待商榷,但他的眼光无疑是敏锐的。

 

起初,应天府的居民对报社的新连载并不感冒。

 

毕竟,开篇便是《三国》《水浒》这样的经典,后续作品难以超越也在情理之中。

 

再加上李善长案件的影响,更是让公众兴趣锐减。

 

然而,《**梅》的悄然登场却引发了轰动。

 

短短两期,便令全城士绅为之倾倒。

 

“妙极了,这部书简直是一针见血,看似戏谑,实则蕴含深刻哲理。

 



 

“你讲的是哪部书?不会连《大明周报》都没看过吧!那可是精彩绝伦,据说问世后连青楼的生意都红火了不少。

 



 

“真的吗?难道是风月小说?那岂非有伤风化?”

 

“胡说什么,你在青楼时又何曾顾忌风化?不过是人间常事罢了,谁家不是如此!”

 

“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千真万确!若只是风月之作,自然也有动人之处。

 

但若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就像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一样鲜活!”

 

不得不说,此时大明周报社的读者群体堪称有品味、有见识。

 

他们大多是有文化的小地主、小官员或教书先生。

 

正因如此,他们对《**梅》的欣赏更加深刻。

 

随着连载的进行,大明周报社重新焕发了往日的活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

 

“西门庆闻到**身上散发的香气,触感细腻,容貌绝美,不禁心神摇曳,****。

 

大官人如今已深陷其中,唯有全力向前,何须顾虑?”

 

“啧啧,写得真是……”

 

负责朗读的书生刚读到这里的关键部分,就停下来感慨不已,周围听故事的老少爷们焦急万分。

 

“喂喂喂,钱秀才,你怎么不继续念了?这不是要急死人吗?”

 

“对啊,钱秀才,我们准备了茶点,你别拖拉啊!”

 

在众人的催促下,穿着浆洗得发白长袍的钱秀才瞪了一眼大家说道:“吵什么吵?我只是感叹几句罢了!”

 

“你们要是行的话,自己来念啊!”

 

得了!

 

作为坊市里唯一拥有功名的人,尽管只是个秀才,但掌控话语权的钱秀才毫不客气。

 

众人正沉浸在《**梅》的故事中,谁敢在这个时候得罪他?

 

屠户平日里最瞧不上那些科举无望、养家困难的穷酸秀才,但此刻也只能勉强挤出笑容,谄媚地劝道:

 

“钱秀才,消消气,别跟他们计较。

 

来,喝茶润润嗓子,接着念吧。

 



 

钱秀才白了他一眼,真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尽管只是普通的茶叶,却比家里泡的茶叶沫子好喝多了。

 

他咂咂嘴,看着手中的《大明周报》,复杂地感叹:“真他娘写得好!我怎么就写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