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赏!大大的赏!(第2页)
他坦然收下赏赐,随手便打发了宋利。
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对皇上的赏赐表现得过分郑重或激动,而是如同收到朋友的小礼物一般,淡淡地吩咐胡义将其归入府库登记。
宋利也不在意这些虚礼,毕竟这些对普通官员或许有用,但胡大老爷的身份已非比寻常。
待宋利离去,其他人也被挥退,胡大老爷独自在书房中,细细思量起朱雄英之事。
若真如宋利所言,是因自己让朱雄英锻炼而躲过一劫,那自己岂不是已悄然改变了历史。
且朱雄英活着,对胡大老爷的好处远大于其死亡。
此事若换作其他穿越者,或许会选择自己推翻大明,或任由朱雄英死去,待小月儿生下嫡子后再悉心培养,以期开创盛世。
这样做也未尝不可。
但胡大老爷不愿如此。
这太辛苦了!
他就想过个悠闲富足的富家翁生活,有何不可?
对胡大老爷而言,他已与老朱家紧密相连,尤其是朱标一脉,更是密不可分。
若历史真依朱允炆登基、朱棣行动,继而永乐帝施政,胡大老爷恐怕难逃一劫。
朱棣岂会容忍胡大老爷这位开国元勋、朱标之岳父安然无恙?
故而,唯有朱雄英即位,胡大老爷方能安稳度日。
众人皆安,皆大欢喜。
与此同时,宫中亦生变故。
望着食罢两碗肉粥安然入睡的朱雄英,朱元璋终得宽慰。
自担忧孙儿之心境中解脱,他立刻变得不同。
“速召毛骧!”
仅对宋利简短吩咐后,朱元璋转而用餐。
他已一日未进食。
此刻,饥饿感涌上心头。
正当朱元璋大口吃饭时,毛骧匆忙奔至。
毕竟,朱元璋已言“速来”,谁敢怠慢?
朱元璋咽下最后一口饭菜,饮下半碗茶水漱口,沉声道:
“毛骧,朕命你查一事,务必保密!”
“臣遵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元璋略作迟疑,轻声道:
“查一查!”
“查一查朕之孙儿此次突患重病,是否与东宫有关!”
毛骧闻言,险些失声。
此问岂非要查太子妃?
虎毒尚且不食子,太子岂会加害亲子?
但查太子妃,亦是棘手之事。
然而,毛骧别无选择,只能恭敬领命。
朱元璋目送毛骧匆匆背影,眼神略显黯淡。
小月儿今日表现出色。
然而,调查仍不可或缺。
毕竟,这皇位,引得众人垂涎。
对朱元璋而言,诸多事务,他心中自有分寸。
早先,他便已决定由胖儿子朱标继承皇位。
一来,朱标确实出类拔萃,天赋异禀。
二来,他想借嫡长子继承制,早日安定皇权更迭。
他深恐辛苦建立的基业,最终毁于兄弟反目。
迄今为止,一切尽在掌控。
朱标太子之位稳固,孙子朱雄英亦在同辈中难寻敌手。
换言之,大明三代传承,在他心中已尘埃落定。
对朱元璋来说,三代传承既定,后续应无大碍。
若真有变,亦非他能左右。
他已在能力范围内竭尽全力。
朱雄英遇险,他惊恐万分。
既因对孙儿的疼爱,也担忧皇权传承受阻。
一旦朱雄英有事,朱标之后的传承必将动荡。
届时,胡大老爷等势必卷入。
况且,东宫不仅有太子妃胡馨月,还有其他妃嫔。
一旦局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事情勉强告一段落,朱元璋仍决定对胡家进行一番彻查。
他心中并不认为胡家会牵涉其中,
但防范之心不可无!
即便是极小极小的概率,他也必须扼杀于萌芽之中,以求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