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不可靠的,根本进不来(第2页)

 

\"如今开支实在难以为继。\"

 

道衍毫不畏惧胡大老爷发作,甚至主动将把柄递上。

 

胡大老爷却不露声色地查看着账目。

 

既然承诺解决问题,自然要先弄清症结所在。

 

不问缘由就拨款的上司不是好官,而是蠢材。

 

他可不愿做那种被人蒙骗还要背黑锅的冤大头。

 

细看之下,发现衙门不仅缺钱,更缺人手。

 

虽然平日看似不理政事,胡大老爷对衙门情况却了如指掌。

 

沉吟片刻,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玻璃板放在案上。

 

\"人员问题,我会奏请陛下调派军士过来。\"

 

\"至于银钱,倒有个主意。\"

 

说着朝玻璃板努了努嘴。

 

\"把这东西制成器皿卖往番邦,获利应当丰厚。\"

 

道衍谨慎地拿起玻璃板,仔细端详。

 

许久才迟疑道:\"若成本不高,确实利润惊人。\"

 

\"胡爷是想贩往海外?\"

 

\"可下官觉得,这东西在大明也不愁销路。\"

 

胡大老爷闻言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这么办!\"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你这买卖,总不能只盯着国内这点小生意吧?\"

 

\"说实话,若非番邦外交司掌管着对外贸易,这好东西还真轮不到你手上。\"

 

胡老爷的话说得直白。

 

有些东西,就算知道是宝贝,若没那个资格,也只能干瞪眼。

 

官场上尤其如此!

 

那些争来抢去的把戏,根本没用!

 

该是你的,自然会送到你面前。

 

\"有了这玩意儿,确实能多赚一笔。不过胡爷,这生意能长久吗?\"

 

道衍和尚仔细端详着眼前的玻璃板,越看越中意。

 

但他并未被表象迷惑,反而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货源!

 

自古以来,被供货问题坑惨的例子数不胜数,后世商业发达后因此栽跟头的商人更多。

 

单凭道衍能看出这点,就说明他不是庸才。

 

胡老爷赞许地点点头。

 

\"只要你用心办事,每月我都会让府上送一批过来。\"

 

\"按成本价给你,你负责销往藩国。\"

 

\"记住,其他商人有陛下关照,不会跟你抢生意。\"

 

\"但你手里的货也不能在大明境内流通!\"

 

\"老夫早向陛下承诺过,内陆的生意由各大商贾竞标争夺。\"

 

\"谁资本雄厚,谁就拿下内陆经营权!\"

 

听到这番解释,道衍和尚顿时了然。

 

原来是要与朝廷同心协力啊。

 

没看见陛下和胡老爷都联手了吗?

 

这下总该明白了吧!

 

望着道衍装模作样的可怜相——

 

说白了,这和尚精得很,就像赛春马似的,专挑油水不吃。

 

否则,他是真怕挨收拾啊!

 

如今倒好,不仅不用自掏腰包,往后还得多多仰仗胡老爷。

 

不过经胡老爷点拨,道衍终于醒悟:

 

原来不是他要发财,是陛下和胡爷赚得太狠,捎带着官员们分杯羹?

 

\"所以道衍,现在你该懂了。\"

 

\"陛下和本官,自然会大赚特赚。\"

 

\"这钱来得光明正大,靠的是手艺和本事!\"

 

胡老爷惬意地往后一靠,神态说不出的得意。

 

手指轻叩扶手,斜睨着道衍道:

 

\"你要明白,陛下也缺银子缺得紧啊。\"

 

\"所以这回,不止番邦外交司要赚钱......\"

 

道衍和尚闻言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胡大老爷身上有些恍惚。

 

他并非愚钝之人,恰恰相反,他的心思格外通透。

 

正因如此,他瞬间就明白了这话中深意。

 

简而言之,胡大老爷这是要与圣上以私人名义联手经营了。

 

老天爷!

 

这简直是骇人听闻的惊天秘闻。

 

堂堂大明开国君主,竟要以个人身份与臣下合伙经商?

 

单是这句话摆在寻常人面前,就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这早已超出了君臣情谊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