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钱财于我如浮云(第2页)

虽说这些身手不凡的女子不知胡义从何处寻来,但以胡大老爷对胡义的信任,既然敢将人带来,必定是稳妥的。

既然如此,倒也不必多问。

安心享受便是!

既是外出,胡大老爷自然单独乘坐一辆马车。

倒不是嫌弃旁人,他怎会不乐意身旁伴着香软的美人儿?

只是府中规矩如此,姨娘们还没有资格与家主同乘。

规矩便是规矩,若无力改变,便只能遵从。

不多时,戴着面纱与锥帽的美人们陆续登车。

胡义这才在胡大老爷的车辕上落座,一行人终于启程。

首站便是东市。

这处所在虽有不少别称,应天人仍习惯称之为东市。

此处并非应天城最热闹、货品最丰之地,却绝对是物价最高的所在。

来往皆是真正的显贵。

说句实在话,身份不够的,在这儿有钱都未必花得出去。

当然这话也不尽然。

不过是商贾们抬高身价的手段罢了。

但也不无道理。

身份低微者来此,同样的物件,别人花十两,你非得五六十两不可。

不过这些与胡大老爷无干。

马车刚停稳,胡义便跃下车驾,冲着门口的小厮扬了扬眉。

不待这位总管开口,小厮便一个激灵,慌忙进去通报。

老天爷,胡大老爷亲自驾临!

不请掌柜出来迎候,那可就是怠慢了。

至于胡义?

他哪有闲心理会这些,当务之急是伺候老爷下车。

这家绸缎庄素来接待惯了贵眷,经验老到的掌柜一挥手,伙计们立刻拉起帷幔,开始清场。

明摆着,眼下只消招待好胡大老爷府上的人就是了。

见这边已准备妥当,立在门前的胡大老爷微微颔首。

胡义连忙去招呼一众胡府女眷下车。

戴着帷帽遮面的姬妾们,虽眼中盈满喜色,却都静默无声地快步走入店内。

待进了内室,发觉接待的都是妇人,她们这才放下心来。

紧接着便是今日的头等大事——采买!
 

今日出行的首站,就此拉开帷幕。

这年头的布料采买,可非易事。

贫富之别,在此刻显露无遗。

穷苦人家,须得攒够银钱才敢扯几尺布,回家让妻女缝制衣裳。

可老爷们岂会这般寒酸?

虽说古时成衣稀少,可大明早已盛行私人定制。

胡府的姬妾们首要之事,便是挑选花样。

此事颇有讲究。

在这讲究礼制的世道,色泽、样式、纹样皆有限制。

明黄之类的颜色万不敢用。

龙凤纹样更不可擅用。

虽说皇后下诏准许女子婚嫁时穿戴凤冠霞帔。

可真正置办得起的又有几人?

故而纹样款式须得费心斟酌。

何况胡府这等高门大户,自有专属徽记。

虽仅一个小小的篆体"胡"字,制衣时也须添绣上去。

再者她们身为姬妾,正室夫人专属的款式亦不可逾越。

众姬妾只得按各自喜好,与店家妇人低声商议起来。

这些琐事,与胡大老爷毫不相干。

此刻他正在隔壁厅堂跷脚品茗,享用茶点。

店掌柜原想上前奉承几句。

奈何胡大老爷不耐烦多言,摆手便将其打发,只道稍后结账便是。

身边有胡义随侍足矣。

这胡府管家果然深谙主子脾性。

略一思忖,便开始讲述应天城里的各路趣闻。

妙的是这些传闻不仅生动,且件件确凿。

毕竟胡府大管家交游广阔,消息来源谁也说不清。

而胡大老爷,最是爱听这些市井闲谈。

胡大老爷一边听着,时不时发出“哦哦”“嘿嘿”的笑声,手里还不忘往嘴里塞点心和茶水,惬意得很。

啧啧,这日子过得可真舒坦。

这么一想,后世那些奢侈品店搞的等候区、高定商谈室,咱几百年前就已经体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