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惟庸一句话,你们就甘愿当跑腿的?(第2页)

这位可是年年往胡府送茶叶的"小老弟"。

既然顺路,索性去看看这位倒霉蛋。

再说,杭州的景致也值得一游!

虽路途遥远,好在不必亲力亲为,倒也无所谓。

且慢慢走着便是。

……

就在胡大老爷优哉游哉赶路之际,苏州锦衣卫的精锐已押送大批货物抵达应天码头。

整船的箱笼中,那些装满银两的木箱格外引人注目。

可但凡有点眼力见的,瞧见那群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虎视眈眈的模样,都识相地躲得远远的。

若被这群阎王盯上,多看一眼都能变成谋逆的罪证。

先行报信的锦衣卫更直接将指挥使毛骧请到了码头。

望着源源不断卸下的箱笼,毛骧眼角直跳。

"指挥使,这是胡大人命卑职转呈的密信。"

接过火漆密封的信函仔细查验后,毛骧刚展开信纸就险些吐血——

好你个胡大老爷!

这份"厚礼"可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偏偏他还挑不出毛病。

对方不仅考虑周全,连风险都独自担下。

这份人情若不领,往后谁还肯这般行事?

强压心头郁气,毛骧沉声问道:"胡大人可另有交代?"

"回大人,这批现银需直送内帑。另有密信一封,须面呈陛下。"

“好了,动作快点,先把货卸下来,你们随本官入宫面圣,把皇上的差事办了!”

“遵命,大人!”

“……”

众人对此安排毫无异议。

这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若不先把圣上那边伺候妥当,他们的事情还怎么办?

毛骧带来的锦衣卫们二话不说,立即挽起袖子上前帮忙。

至于找码头上的苦力?

呵,船船舱里装的不是白银就是珍贵字画古董。

谁敢让外人经手?

人多干活快,有了这批人手加入。

没多久,整船货物就搬运一空。

随后队伍分成两路,一队跟着毛骧进宫,另一队押送货物返回锦衣卫衙门。

码头距皇城不远,对畅通无阻的锦衣卫来说更不是问题。

到了宫门前,就不能随意进入了。

只有毛骧和那名携带密信的百户得以入内。

有趣的是,百户始终未提将信件转交毛骧呈递。毛骧也像完全不知此事,任凭百户面圣。

二人一路无言,快步穿行于宫禁。

约莫一刻钟后,终于来到谨身殿外。

毛骧对殿前太监颔首道:“劳烦通禀。”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求见,另有胡大人亲笔书信呈上。”

能在御前当值的太监个个机灵。

若是不够机敏,早被朱元璋处置了。

听到"胡大人"三字,太监眼睛一亮。

朝毛骧拱拱手,立即转身进殿通报。

毛骧神色如常。

他心知很快就会获准入内。

果然,殿内传来朱元璋的声音:

"毛骧来了?惟庸给朕写信了?"

"好个胡惟庸,什么事都能让他遇上!"

"处置得漂亮!"

"哼!朕早知商贾贪婪放纵,却没想到竟猖狂至此!"

"这是视我大明律法如无物啊!"

"堂堂四品知府,其独子都敢绑架,好大的狗胆!"

"......"

毛骧垂首肃立,听着朱元璋边看信边自言自语的模样,早已习以为常。

果然,在圣上心中,胡大人的分量终究与众不同。

途中,随行的百户已将案情始末详细禀报给他。

即便身为见惯官场争斗与阴私的锦衣卫指挥使,如此荒诞离奇的案件也是头回遇见。

简直没把知府当回事。

甚至,连当地的锦衣卫也没放在眼里。

只要知府开口求助,锦衣卫必然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