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楚依依哭了(第2页)

 

“父皇心里其实赞同伯父的提议,只是顾虑太多,担心新政会动摇大明根基,所以犹豫不决。”

 

“或者说,您觉得这些事可以徐徐图之,对吗?”

 

朱元璋听罢,不仅没有宽慰,反而更加头疼。

 

朱标说得越清楚,就越说明他已深思熟虑,难以说服。

 

可身为父亲,该劝还是要劝。

 

“标儿,你看看你奏折上写的。”

 

“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就这两条,足以得罪天下读书人和地主!”

 

“到时候,你的贤名怕是要毁于一旦!”

 

“何必非要如此?”

 

“咱不愿你还没继承大业,名声就比咱还差!”

 

朱元璋语重心长,字字句句皆为儿子着想。

 

上次胡惟庸进宫时,早已将新政的利弊剖析得透彻。

 

许多政策虽有利于大明、有利于百姓,却会损害士绅利益。而这些人又掌握着喉舌之权,稍有不慎便会招致口诛笔伐。

 

正因如此,朱元璋虽比朱标更渴望推行新政,却仍旧选择循序渐进。

 

他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却不愿儿子的威望受损。

 

况且他身体尚好,还有几十年时间为朱标铺路。

 

与其让儿子背负骂名,不如自己先扛下风雨。

 

然而,朱标只是淡然一笑。

 

“父皇,既然您已看透其中关窍,那由您来推行,难道结果就会不同吗?”

 

“难道您的名声就不重要?”

 

朱元璋见儿子朱标竟敢顶撞自己,顿时火冒三丈。

 

然而,不等他开口,朱标抢先说道:

 

“爹,您想想,这些事本就是对大明有益的,为何不做?”

 

“您说要亲自推行新政,儿子并无异议。”

 

“并非不顾及您的名声,而是儿子认为,这样的改革牵涉太广,影响只怕要延续数十年。”

 

“若没有咱们父子两代君王的坚持,恐怕难以长久。”

 

“况且,您是开国皇帝,有些事您能强硬推行,可儿子日后继位,未必压得住!”

 

“所以,儿子认为,若这些政策确实可行,不如咱们现在就着手推行!”

 

朱元璋低头翻了翻那本厚厚的奏疏,又抬眼看了看朱标,咂了咂嘴。

 

“啧,原来咱刚才想岔了!”

 

“咱还当你是在为自己登基后铺路,正想劝你两句。”

 

“结果,这摊子事是给咱准备的?”

 

“哈哈,合着这些活儿本来就得咱来干?”

 

“老话说养儿如还债,果然不假!”

 

“咱家标儿可真孝顺!”

 

见朱元璋阴阳怪气的模样,朱标不好接话,可马皇后却不惯着他,直接瞪了过去。

 

“重八,你给我好好说话!”

 

“我不知你们爷俩在商议什么政策,若真对大明有利,那就抓紧办!”

 

“可要是风险太大,弊大于利,那你们父子谁都不许碰!”

 

“咱们家犯不着冒险!”

 

得!

 

皇后一发话,争执立刻平息。

 
 

朱元璋讪讪一笑,凑到马皇后跟前哄了几句,这才转头看向朱标。

 

“标儿,咱最后问你一次,你真要把这些事全揽下来?”

 

“一旦开始,咱们父子可都没有退路了!”

 

朱标郑重点头:

 

“爹,孩儿既然知晓此事,又岂能坐视不理?”

 

“这江山终究要传到孩儿手中,再一代代传下去。”

 

“若咱们不在一开始打好根基,受苦的还不是自家子孙?”

 

“所以,不仅要干,还得大刀阔斧地干,把该办的都办完!”

 

“等到雄英继位时,即便他只是个守成之君,也能安稳无忧。”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

 

半晌,他望着殿外,幽幽叹道:

 

“标儿,你可曾想过……”

 

"你那些弟弟妹妹们该如何安置?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推行后。

 

"

 

"他们可都是藩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