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争夺家业(第3页)
 
长此以往,这些人迟早会拖垮朱标,甚至酿成大祸!
 
这还了得?
 
于一位母亲而言,庶子与亲戚家的孩子并无二致!
 
或许还不如。
 
如今这些庶子竟威胁到她最疼爱的长子的家业传承,还有何可犹豫的?
 
难道因她素日慈和,便以为马皇后毫无手段?
 
纵使朱元璋在宫中杖毙内侍不在少数,
 
但马皇后处置的宫女、内侍,数量实则更多。
 
这位历经战乱、执掌后宫的女子,若你未负她,
 
她便是天下最贤德的皇后。
 
可若你触及她的逆鳞,甚至危及她儿子的家业继承,
 
你便会见识到何为将门之女的雷霆手段。
 
马皇后端坐床榻,面色变幻不定。沉思片刻后,她起身行至案前,提笔写下两封密信。
 
皇后不紧不慢地从案几旁的暗格中取出象征六宫之主的凤印,蘸了朱砂后重重盖在信笺上。她端详着眼前两封墨迹未干的书信,亲自装入锦囊,转头对身旁的宫人吩咐道:
 
"速遣驿骑送至晋王、燕王府邸。
 
"
 
"就说本宫有十万火急之事,命他们即刻返京!
 
"
 
"奴婢遵命。
 
"
 
听到皇后用上这般郑重的自称,侍立在侧的宫人们个个噤若寒蝉,哪敢多问半句,忙不迭地领命退下。
 
可这封密信刚出宫门,转眼便呈到了朱元璋的御案前。烛影摇红中,皇帝盯着信笺上寥寥数语,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吾儿速归!汝父欲令庶子夺嫡,速回京助母兄!
 
"
 
两封信内容如出一辙,偏偏就是这短短二十余字,让朱元璋握着信笺的手背青筋暴起。
 
荒唐!
 
何时说过要让庶子继承大统?
 
可满腔怒火冲到嘴边,却化作一声叹息。他将信纸重新折好,递给候在一旁的掌印太监。
 
"即刻派六百里加急送往边关。
 
"
 
"老奴这就去办。
 
"
 
接信的太监将锦囊贴身收好,躬身退出谨身殿时,背后的中衣早已被冷汗浸透。天晓得他方才在坤宁宫外被锦衣卫拦住,要求面圣交信时是何等惶恐。这深宫里的主子们哪个动动手指都能要人性命,偏生要他这个小人物夹在中间担惊受怕。
 
所幸圣上没有雷霆震怒。若当真撕了这信或是扣下不发,他这项上人头怕是要搬家了。
 
真是无妄之灾!
 
殿内重归寂静,朱元璋独坐龙椅,眉间皱成川字。此刻他终于明白马皇后的立场——在她眼中,除了嫡出的太子,其余藩王宗亲不过都是庶子罢了,甚至有些连宗谱都上不得台面。
 
这般人物,岂能动摇她亲骨肉的储君之位?
 
庶子...
 
这个被忽略多年的问题,此刻如惊雷般炸响在朱元璋心头。他猛然惊觉,结发妻子不仅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更是个护犊的母亲。为嫡子谋划,本就是人之常情。
 
至于太子标?
 
如今的大明储君,将来的九五之尊,平日待诸弟确实仁厚。可若真到了君临天下之日,这些血脉至亲,终究要以君臣之礼相见。
 
到那时,亲情还能剩下几分?
 
这一辈尚且如此,下一辈又会怎样?
 
等到雄英那一代,那些本就不熟悉的叔叔们姑且不论,叔叔家的孩子,他能有多少情分?
 
不过是同姓的堂兄弟罢了,还能指望多深厚的感情?
 
若要让这些人拿大明的家业去冒险,他们怎会心甘情愿?
 
唉……
 
明白了!
 
彻底明白了!
 
朱元璋此刻虽不懂什么统计学、管理学,但从人性出发,他已然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说到底,还是为了争夺家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