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古人看李二穿越成赵构,李二:朕手痒难耐,渴望打架!(第3页)

 一—“岳飞纳闷,官家怎么突然这么生猛了”

 ——“前方高能:专业人士的战场教学”

 一—“别说二圣了,当年亲兄弟都···”

 一—“这就是专业选手的实力吗”

 一—“这种场面已经见怪不怪了”大唐位面。

 李二与长孙无忌凝望着天幕。殿外月光如水:

 将阶前银杏树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

 “无忌,这些后人倒是会想。居然让朕在承天门前解决了这一切。”李二抚掌大笑。

 “承天门前定乾坤,这剧情朕实在是太熟悉了。”

 “陛下说得是。不过这些后人倒也说到了点子上,若是陛下去了南宋,定然不会被什么二圣牵绊手脚。”

 长孙无忌轻抚长须。

 “倒是那金兀术,也太小看天下英雄了。”

 “哈哈哈,朕倒觉得这些后人甚是有趣。他们竟说什么‘做大宋的狗真好’,当真是不给金人留半点颜面。”

 李二负手走到殿檐下。

 “不过这岳飞倒是个好将才,可惜生不逢时。若是在朕的麾下,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这些后人倒是把陛下写得威风八面。十二道金符一出,便是山河变色。”“朕年轻时何尝不是这般?带兵打仗,冲锋陷阵,那才叫一个痛快。”

 李二望着天幕。

 眼中闪烁着昔日征战的光芒。

 “这些后人倒是懂朕,说什么‘手痒难耐’,当真是被他们说中了。”“只是这结局,倒像是把玄武门的旧事又演了一遍。”

 “有何不可?朕平定天下时,什么场面没见过?”

 “若真去了南宋,区区金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二捋须大笑。

 “这些后人虽然荒诞,却也说得有趣。”

 殿外的银杏叶随风飘落。天幕中的画面渐渐暗去。

 这个关于穿越的奇想。

 倒是让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帝王。

 也忍不住开怀一笑。

 大明位面。

 老朱与刘伯温在乾清宫内观看着天幕中的画面。

 殿内龙香袅袅。

 窗外梅花暗香浮动。

 “太宗倒是有趣,竟然在承天门前就把事情解決了。”

 老朱拍着龙案放声大笑。

 “不愧是能开创贞观之治的人物,这手段当真利落。”

 “陛下说得是。太宗这一招倒是干净利落,比起当年赵构的优柔寡断不知高明多少。”刘伯温捋着胡须。

 目光依旧凝视着天幕。

 “你说得不错。朕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也最讨厌那些拖泥带水的。”“太宗倒是和朕投脾气,该动手时就动手,干脆利落。”

 老朱踱步到殿中。

 “这些后人倒是会编排,连金熙宗投降都写得这般有趣。”

 “太宗确实厉害,这一去就把南宋几十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给办妥了,那金兀术怕是做梦都没想到会碰上这么个硬茬。”

 “哈哈哈,你说得对。朕最喜欢看这种场面,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被人当场打脸。”

 老朱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不过这太宗确实有两下子,血洗朝堂这

种事情,朕也是熟悉得很。”

 “陛下说得是。这些后人倒也有意思,连这种话都编得出来。”

 “这有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这金熙宗能屈能伸,倒也是个明白人。”

 老朱大笑着说。

 “不过这些后人怎么不编排朕去其他朝代?朕去了,怕是比太宗还要来得痛快。”

 大清位面。

 紫禁城养心殿内。

 康熙与索额图望着天幕中的景象。

 殿外雪花纷飞。

 檐角挂着晶莹的冰凌。

 “这后人倒是会编排,写得这般热闹。不过十二道金符确实用得妙,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之势。”

 康熙摩挲着案前的地图。

 “只可惜朕生不逢时,要是能与太宗切磋一番骑射之术,倒是一件快事。”

 “陛下说得是。不过这岳飞看到圣旨时的反应倒是有趣。想必他也没料到,天上真能掉下这么个厉害的主君来。”

 索额图展开一卷奏折。

 “朕倒是觉得最有趣的是那个御驾亲征。”

 “你看他们写的,一个月就让金兵一溃千里。朕年轻时打仗,也最爱这种大场面。”

 康熙站起身来负手而立侄。

 “说起来,朕倒真想试试,若是到了别的朝代,该如何施展这满族骑射的本领。”

 “陛下且慢,天幕似乎又要播放新的内容了。”

 索额图突然指向前方。

 “咦?这次的主题怎么是‘沉浸式体验监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