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古人看宇宙诞生138亿年,宇宙奥秘,震惊古人!(第2页)

 

汉武帝起身踱步。

 

他的身影被烛火拉得很长。

 

“你倒提醒朕了。张骞出使西域时说过,那里有种奇特的冰,大热天也不会融化。莫非与这个温度术有关?”

 

一阵凉风吹过。带来了几分寒意。

 

恰似天幕中所描述的极寒一般。东方朔缓缓摇头。

 

目光透过殿门望向远方星空。

 

“依臣之见,那冰再奇特,也不过是天地阴阳之气所致。”

 

“但这绝对零度却是能让万物停止运动,怕是已经超出了阴阳五行的范畴。”

 

“既然万物在极寒之下都会停止,是否意味着蚩尤所说的不死之身也是无稽之谈?”“就算是神仙,在这等寒气之下,恐怕也难逃一死。”

 

“陛下说得在理。不过臣倒觉得,这实验倒像是在追寻大道。”

 

“天地之间,既有至高点,自然也该有至低点。或许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虚无之境。”汉武帝的龙袍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他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朕倒想知道,若是能把这等寒气收入丹炉,会不会练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仙丹?方士们整日琢磨如何炼丹,却从未想过用极寒之气。”

 

东方朔望着天幕上那个令人生畏的数字。轻声说道。

 

“陛下此言差矣。这等极寒之气,怕是连丹炉都能冻裂。不过若是能掌握这测温之术,或许能让炼丹更加精准。”

 

【虽然科学家通过现有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能够无限逼近这一温度,但始终都无法将其变成纯粹的零。而在距离地球5000光年以外的宇宙中,确实也存在着最接近绝对零度的地方

 

【那是一个由尘埃和气体云组成的回力棒星云,温度为—272c。只比绝对零度差1.15度,也是目前人类已知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

 

【对此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的最终归宿很可能就是因为熵增定律而使温度不断冷却,并走向无限的热寂。根据熵增定律的推测,自138亿年前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走向毁灭。】

 

【一切生命,小到物质,大到天体,甚至就连黑洞也都会随着熵值的不断增大而走向消亡。当宇宙中最后的光子达到绝对零度时,也就意味最后的残骸也将化为乌有。】

 

【至此,宇宙自诞生以来第一次进入永恒不变的状态。时间将失去所有意义,熵增也将停下脚步,宇宙走到了无尽的尽头。】

 

【什么都不会发生,直到永远。】

 

——“原来宇宙从诞生就开始倒计时了···”

 

一—“所以我们都是在宇宙这个破碎倒计时里短暂存在?”

 

——“我的理科知识已经不够用了··”

 

一—“这么说的话,地球其实很温暖了”

 

——“突然感觉人类的烦恼都好渺小···”

 
 

一—“138亿年的倒计时,突然觉得人生好短暂”

 

——“等等,所以连最后时空都会消失?这也太玄幻了”

 

——“这么说的话,我们现在算是宇宙的青春期?”

 

大明位面。

 

明成祖朱棣和姚广孝站在天幕前。宫殿内香烟袅袅。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两人的身影被烛火拉得很长。投射在殿墙之上。

 

“五千光年之外的星云,竟然比Bj的寒冬还要冷上千倍。”

 

“朕远征漠北时,也不过是体会过零下几十度的寒意罢了。”朱棣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姚广孝的身影在烛光下微微晃动。

 

“陛下,这倒让贫僧想起了佛经中所说的‘成住坏空”。”

 

“宇宙终将走向寂灭,万物终将归于虚无,与佛家的轮回之说倒有几分相似。”

 

殿外传来阵阵风声。

 

朱棣望着天幕上闪动的文字。

 

“一百三十八亿年···朕费尽心力建造的紫禁城,征战得来的大明江山,到头来也不过是这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微尘。”

 

“陛下何必如此感慨。这天幕所言,不正印证了我佛所说的‘色即是空’?就连那吞噬万物的黑洞,最终也难逃一死。”

 

青铜香炉中的香灰簌簌落下。朱棣踱步至殿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