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古人看棒子言论:秦灭六国,我国出兵,将改写龙国历史!嬴政笑了(第2页)

“朕这些年一直在研究西洋器物,对这些国家也颇感兴趣。不如多派些人出去走走,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本事。”

“那阿三国说什么唐朝向他们学习,真是笑话。”刘瑾摇了摇头。

“陛下可还记得前些年来朝贡的阿三使臣吗?连我们的火铳都没见过,吓得连连后退。这样的国家,也配谈论我中原?”

“泡菜国和越南在争论谁属于秦朝,朕倒觉得好笑。”

朱厚照大步走向龙椅。

“这两个小国,一个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一个还在怀念当年是我中原的郡县。”“既然他们这么向往我中原,不如多派些使者去教化教化他们。”

“臣倒觉得这天幕上的争论,正好可以作为我朝修史的参考。”刘瑾双手作揖。

“让后人也能看看,这些域外各国是如何看我大明的。”

“既然他们这般关注我朝,不如让内府多制些新奇玩意。”朱厚照转身看向刘瑾。

“让这些番邦知道,我大明不仅有军威,更有超乎他们想象的技艺。”饶是见惯了市井之中的各色趣事。

这天幕之上的景象还是令人目瞪口呆。原来在这遥远的他方。

竟有如此多的域外之人在谈论着中原。这般情形。

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那些域外人士的言论。

或狂妄,或痴迷,或争执。着实令人忍俊不禁。这般景象。倒像是在茶馆听书。

只不过说书人变成了这些远方的异邦之人。平日里只在话本上读到的域外风物。

今日倒是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看着这些人争论不休。

古人们不禁莞尔。中原之地历朝更迭。文治武功自有其传承。

又岂是区区几句言语就能道尽的?那些妄自尊大之人。

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

倒是那些仰慕中原文化的异邦人。虽然理解尚浅。

却也真诚可爱。不过细想来。这天幕之上的种种。

倒也折射出了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无论是仰慕还是抨击。

都说明我中原文化早已传播四海。这般想来。

倒觉得这些域外之人的议论。

也不过是对中原文化的另一种认可罢了。中原自有其传承。

不必在意这些人的妄议。

【吧唧斯坦网友:告诉你们,当时的阿三是要向大唐朝贡的,被王玄策一人灭了一国。】

【得国网友:所以··鹰国人为了茶毁了整个帝国···这是我能听到的最鹰国的话】【得国网友:鹰国:给我茶。龙国:给我钱。鹰国:给龙国鸦片,抢茶】

【漂亮国网友:在商朝以及更早的时候,首领被称为王;在周,他被称为天子;从秦国开始,他被称为皇帝】

【希腊网友:我喜欢这个视频,我刚从龙国回来,那是一个美丽的国家】

【袋鼠国网友:这个视频是很好的复习资料,它也是一本介绍龙国历史的好书。】

【熊国网友: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每艘大船能容纳两万人。然而明朝只进行贸易,没有侵略和殖民任何国家,这与西方是如此不同】

——“没想到外国网友都这么了解我们历史,有被感动到”

——“希腊网友也太可爱了吧,这么喜欢我们”

——“袋鼠国网友说得对,这视频比我考验资料讲得都明白”

一—“吧唧斯坦网友为啥这么了解王玄策啊喂!”

——“别的国家下海是为了抢钱,我们下海是为了···炫富”

一—“讲真,这确实是一本很好的历史书,我要下载收藏”

一—“难绷,为什么感觉外国网友比我们还懂中国历史”

——“希腊网友说得好,但是下次来记得避开节假日”

大隋位面。

隋炀帝杨广与虞世基站在洛阳宫中观看天幕。

“朕为大运河耗费无数民力,他们却在讨论茶叶。”杨广漫步在殿中。

“这熊国倒是说到点子上了,贸易确实比战争更有意思。”

“郑和带着两万人下西洋,朕当年征高丽也不过带了百万人马。”杨广转向虞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