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歧视都分三六九等,古人惊了!垄断知识=垄断财富(第3页)
【根据统计,到2019年,10%的高种姓集团控制着国家财富的60%。在教育方面体现的更为明显,他们认为婆罗门是知识的垄断者,低种姓不配拥有知识。】
【虽然近些年有的政策专门要求各个学校内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低种姓人存在,但到了2019年阿三国的文盲率还高达26%,成年文盲人数达到了2.87亿人。】
【现在的种姓制度又产生了新的弊端,这种制度被政治选举所操控,形成了某种种姓政治
【如果把阿三国比作大树,这种制度更像大树的根,也是他们民族奇葩性格的根。一些法
律制度只能对这棵树进行修修剪剪,让它稍微长得正一些,但远远触及不到深层的根。】
“法律:我改了。传统:我不改”
“3000年的传统是这么好破的?做梦呢”
“10%的人掌握60%的财富,这才是真正的财阀啊”
“这就是所谓的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吧”
“根都烂了,光修枝干有啥用”
“看来封建残余势力是真的顽固啊”
“人均文盲率26%,这教育程度堪忧啊”
“垄断知识等于垄断财富,高种姓玩明白了”
大唐位面。
长安城外细雨霏霏。
李二刚从太极殿召开完朝会。
此刻正与魏征、房玄龄在御花园的亭子里避雨。
天幕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映照出远方异域的景象。。
“魏征,你观这阿三国的变法,可有成效?”
“陛下,这哪里是什么变法,分明是隔靴搔痒。”魏征立刻摇摇头。“他们制定新法,却连根都没动摇。”
“就如同当年我大唐废除九品中正制,若只改个名目,那些世家门阀依然能够把持朝纲。”
“房玄龄,你怎么看?”
“臣以为,他们这种改革更像是应付了事。”房玄龄捋须道。“表面上说人人平等,实则高种姓依然垄断着财富与知识。”
“这不正如当年北魏孝文帝改革,徒有其表,终究难以动摇根本。”
李二听着两位肱骨之臣的分析。
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创立贞观之治时的情形。他深知改革必须动真格。
就像自己平定天下后。果断推行均田制。打击豪强兼并。若是投机取巧。终究会重蹈覆辙。
这个遥远国度的变革令他百感交集。
新法公布却无人遵从。说到底是因为统治者缺乏魄力。
就像当年他励精图治。若是畏首畏尾。又怎能成就贞观盛世?
眼前这个国家的困境。让他不禁联想到自己创立的政治体制。
他费尽心思建立起的制度。到底能维持多久?后世的统治者是否也会像这个国度一样。让良法美意沦为空谈?
看着天幕中那触目惊心的数字。
李二陷入沉思。一个国家若想真正改革。必须从根本入手。
否则就算表面上推行再多新政。
也只是画饼充饥罢了。
这种貌似改革实则因循守旧的做法。
实在令他感到不可思议。
大宋位面。
金陵城秋意正浓。
南宋高宗赵构携张浚、汪伯彦漫步御园。
天幕在层层叠叠的红枫间闪烁。
“三亿文盲,这数字当真骇人。张卿,你可知我大宋国子监一年才招收多少生员?”
“回陛下,国子监每科不过数百人。”
张浚思索片刻。“这阿三国竟有如此多的百姓不识字,难怪他们摆脱不了高种姓的控制。”
“不过是换了个方式继续压迫罢了。”汪伯彦接话道。“他们口上说要改革,实则高种姓依然牢牢把持着教育大权。”
“这与当年金人占据北方,无法真正统御汉人文化何其相似。”
赵构驻足凝视天幕。身为经历过靖康之难的帝王。
他最明白一个政权若想稳固。必须掌控文化教育。当年金人北伐。虽得山河。却始终无法得到文化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