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30亿美元?几天就搞定!商税的重要性,嘉靖沉默了

他当年修建运河。

就是为了打通南北水路。壮大帝国威势。

可那工程几乎耗尽了国库。让百姓怨声载道。而这后世的子孙。

竟能用如此简单的方法筹措军费。那些在天幕上飘过的弹幕。

更是令他啧啧称奇。

百姓不但不怨恨这般重税。

反而以此为荣。

这与他当年强征民夫时的情形大不相同。若是当年也有这般税源。

何须强征百姓?

何须让那么多人死在运河工地上?想到这里。

杨广不禁握紧了拳头。他突然明白。真正的帝王气度。

不在于劳民伤财的宏大工程。

而在于找到一条既能让百姓心安。又能成就帝业的道路。

这后世的智慧。当真令他感慨万分。

比起这种既能充实国库又让百姓心甘情愿的手段。他当年的雄图霸业。

似乎真的太过急躁了些。

【如果拿它和民营企业比的话,要论纳税营业额,龙国焰草集团也不是故意针对谁,只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没得比。】

【就比如我国民营企业里纳税大户头把交椅的华某为,一个焰草集团的纳税额可以顶得上起码十个华某为。】

【除此之外还相当于34个阿某巴巴,54个度娘,64个企鹅,这数据哪怕是望眼世界,龙国焰草也是能打能抗能看。】

【目前世界上有五da焰草消费国,除龙国以外,分别有美俄印尼以及倭国。而龙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焰草消费国,在实力上远远甩了第二名一条街,即使是其他四个国家加一块也无法超越。】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能知道,龙国焰草绝对是我国不容忽视的一项财政收入。当然这其中离不开焰民的奉献发电。】

【在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笑话,现实中保家卫国的大多是龙国的焰民。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从某些角度看也是不无道理。】

一一“一个顶十个,这是什么神仙战斗力”

一—“焰民:我们不是针对谁,我们是针对在座的各位”一一“其他四国加起来都打不过,这也太离谱了”

——“世界第一,实至名归了属于是”

一—“一根焰=一颗螺丝钉,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一—“原来我一直在为国家做贡献啊”

大宋位面。

开封城内。

宋神宗赵顼与王安石、吕公著正在观看天幕。

“王卿,你推行市易法、青苗法时,也曾设想过这般规模的商税吗?”“陛下,臣变法多年,却未想过这等妙策。”

“一家公司胜过数十家大商,单凭一物就能让国库充盈。”王安石看着天幕上的数字。

“更令臣佩服的是,此物竟能让龙国在世界上独占鳌头,远超其他四国。”吕公著在一旁补充。

“但臣注意到,这些钱财都来自民间自愿消费。”

“不似我朝青苗法,虽是好意,却让百姓颇有微词。这后世子孙,当真高明。”赵顼细细品味着天幕上的弹幕。

他当年支持王安石变法。不就是为了富国强兵吗?可新法推行时。

却总是遭到群臣反对。说是扰民伤财。

而这后世的税收之法。不但没有反对声:

那些弹幕里的百姓反而以此为荣。想当年为了与西夏抗衡。

朝廷耗费了多少钱财?可这后世的龙国。

仅凭一家公司的税收。

就能建造起强大的海上力量。若是当年也有这般财源。

何至于让新政饱受非议?那些弹幕中“为国充电”。“以身报国”的说法。

更是令他啧啧称奇。

这种既能让百姓心悦诚服。又能为国增添实力的方式。比他支持的变法要高明得多。赵顼望着天幕。

突然明白。真正的变法之道。

或许不在于强制推行新政。

而在于找到一条既合民意又利国家的道路。这后世的智慧。

当真令他深受启发。大明位面。乾清宫内一片寂静

只有香炉中升起的青烟在空中盘旋。

朱厚熜正专注地研读着新进贡的丹方。忽见天幕中浮现出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他放下手中的丹方。

与严嵩、徐阶一同被这奇异的画面吸引。

“这就是后世之物?比我御制的九转金丹还要值钱?”“陛下,臣观这焰草之利,远胜过市面上的丹药买卖。”严嵩指着天幕上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