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后世学生军训,每年九月的‘神秘部队’!读书人都习武!


宋朝市井之人看到天幕显现。

 

无不为之惊叹。这般奇妙景象。

 

当真令人心生向往。瞧那些后世子民。

 

个个身着迷彩。煞是威风。想我大宋。虽说文风鼎盛。却常受外族欺凌。

 

若是能让寒窗苦读的学子也能操练武艺。岂不更好?

 

平日里听那些说书先生讲些杨家将、岳家军的故事。心中便充满豪情。

 

如今见了这后世奇景。更是令人血脉贲张。

 

那异邦探子被区区军训吓退。着实令人忍俊不禁。这后世之人当真聪慧。既不必真刀实枪。却能震慑四方。想我大宋。

 

年年岁岁都要与金人议和。付出无数金银。

 

若是我朝学子也能这般习武。何愁北方诸族来犯?

 

那些外邦奇器虽然新奇。

 

却也不过是些虚张声势罢了。

 

看这后世之人。

 

倒像是把我等心中憋屈都给出了气。更令人称奇的是。

 

这后世之人竟能将文武之道如此巧妙地结合。

 

往日在茶馆听人议论。

 

都道文武不两立。可这后世学子:既能读圣贤书。又能操练武艺。当真是长见识了。这般盛世景象。

 

让人不禁想起那些道听途说的太平盛世。只是我大宋虽然文明富庶。

 

却总少了几分这等霸气。倒不如寻个机会。也学学这后世之法。

 

让那些终日埋首书卷的学子。也晒晒太阳。

 

操练一番。如此新奇景象。

 

倒让人忍不住想看个究竟。这后世之人。

 

竟能想出这等妙计。当真令人佩服。

 

想来这便是传说中的盛世气象了。

 

【我们龙国军人目前有237万人左右,数量上已经超过任何国家。】

 

【近日漂亮国的军事网站上,就有一篇描述龙国军队的文章。最直接的描述就是龙国军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斗力量,并分析了龙国的兵力和武器。】

 

【他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哪怕目前在武器装备上比不上他们,但超越他们是早晚的事。也不得不承认我国14亿人口足以支撑起一支庞大的部队。】

 

【三哥不是一直看我国不顺眼,想要超越我国吗。】

 

【人口和发展历史与我国不相上下的他们,现役兵力才145万,足足比我国少了百分之三十三的兵力。】

 

【兵力上比不过,武器更不要说。】

 

【三哥的武器虽然多样,但没有一样是自主研发的。都是这个国家买一点,那个国家买一点。像个愣头青一样图多不图精。】

 

【兵力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所以许多国家都强制征兵。如果拒服兵役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

 

——“14亿人口笑看各位卷军备[吃瓜]”

 

——“军事实力=质量x数量,三哥可能算错了”

 

一—“装备自主研发才是王道,买来的始终是别人的”

 

——“强制服役:你必须来!志愿服役:让我来!”

 

一—“军事力量养成中··战斗力ax,自主研发ax”

 

——“军工之路,始于仿制,成于创新,胜在坚持”

 

——“三哥:我全都要!店家:老板您的购物车已满”

 

一—“从仿制到原创,从跟随到引领,这才是发展之道”

 

大明位面。

 

崇祯帝朱由检在乾清宫中观看完天幕。袖中的手微微颤抖。

 

陈演、王永光侍立一旁。殿内长久沉默。

 

“二百三十七万兵力··”朱由检深吸一口气。

 

“朕大明如今处处皆需用兵,却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凑不齐。后世子民竟有如此声威,令四方宵小闻风丧胆。”

 

王永光上前一步。

 

“陛下,后世不仅兵力雄厚,更难得的是军中器械皆由百家打造。”

 

“不像我朝,连火铳都要靠倭人贩卖。”

 

“自家打造···”朱由检踱步至殿中。目光深邃。

 

“朕这些年搜刮民脂民膏,磨炼军伍,却总是事半功倍。”

 

“这后世子民倒真有本事,不必强征便有大军,还能自行打造神器。”陈演轻声道。

 

“陛下明鉴。那异邦小国处处示弱,正是因为我泱泱大国底蕴深厚。”

 

“如今虽有国难当头,但若能效仿后世,或可重振天朝。”

 

“后世之人当真了得。”朱由检负手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