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古人看后世的部队工资,待遇太香了!征兵季报名排长队!(第2页)
“那些弹幕说得有理。”
雍正微微颔首。
“军队贵精不贵多,一味延揽众多兵丁,反倒成了国家负担。朕常年查抚绿营,深知其中利弊。”
隆科多补充道。
“陛下,臣观后世军队重在科技,兵器之利远胜人数之众。”“难怪那些小国也敢逞强,原来是迎仗这些奇器。”
“不过后世倒也明白。”雍正轻抚案几。
“强兵必先富国,把资财用在发展国力上,方是正理。”
大汉位面。仲秋夜晚。
未央宫内烛影摇曳。
汉武帝刘彻正凝视天幕。“好一个现代战争。”
刘彻轻抚案几。
“一支小队就能令敌人惊慌失措,比我朝骑兵还要威风。董仲舒思索道。
“陛下,后世战争已非靠人数取胜,一件利器就能毁城灭邑,当真令人惊叹。”“这些军中将士倒是逍遥。”
刘彻眉头微蹙。
“不但月月有饷,还能存下钱财。朕征伐匈奴时,将士们披甲跋涉,吃尽苦头。”
卫青缓声道。
“臣观后世军营竟不缺人手,百姓争相从军。若是我朝能如此优待将士,何愁边关不稳。
“这后世倒也奇特。”
刘彻站起身来。
“竟说什么发展经济比扩军更重要。朕为了与匈奴争锋,耗费多少钱粮。”
“陛下,臣以为后世所言极是。”
董仲舒道。
“国力强盛,才能养得起精兵。就如同陛下开辟盐铁专营,为的不也是充实国库么。”
“那些什么核弹、制空权。”
刘彻踱步殿中。
“若是朕有这等奇器,何须劳师远征,直接摧毁匈奴王庭就是。”卫青沉吟道。
“后世战争已非车战骑射之理。一国强弱,全在这些奇异器械。难怪他们说兵贵精不贵多。”
“倒是让朕想起霍去病。
刘彻凝视夜空。
“当年他只带万骑,就能在漠北大败匈奴。这后世军队,倒与他的用兵之道有几分相似。”
大唐位面。暮色四合。甘露殿内灯火通明。
唐太宗李二正捧着一卷竹简批阅。忽见天幕异象。
魏征与房玄龄亦被吸引了目光。
“后世军伍,竟然还能存下钱财。”
李二放下竹简。
“朕当年在太原起兵时,将士们衣不裹体,粮不果腹。”魏征拱手道。
“陛下,后世军中优待将士,倒是合了仁政之道。只是这般花费,国库也要吃紧吧。“那些什么电子战争,倒是新奇。”
李二凝视天幕。
“若是朕征讨突厥时有这等利器,何须在漠北冰天雪地中跋涉。房玄龄接道。
“臣听那弹幕所言,一国强盛全在科技。就如同我朝冶铁之法,也是决胜的关键。”可笑那些小国还在强征民伍。”
李二目光如炬。
“朕当年起义,皆是慷慨从军之士。强扭的瓜不甜,强征的兵难当大任。”魏征轻声道。
“陛下明见。后世军队虽然人少,却能以一当百。”
“臣想起当年陛下说的,用兵之道在于精锐。”
“这些弹幕说得不错柜。”李二站起身来。
“国家发展不能只顾军备。朕平定四海后,不也是以农桑为本,休养生息。”房玄龄补充道。
“后世军中竟连将士家眷都能照料周全。若是我朝能如此,想必将士们更能安心戍边。”“倒是让朕明白了。”
李二负手而立。
“强国之道,不在于兵多将广,而在于民富国强。难怪后世诸国都把重心放在发展民生上。
大宋位面。
文华殿内花香渺渺。
宋神宗正与王安石、司马光观看天幕。殿外庭树婆娑。
暖阳斜照。
“后世竟能制造如此可怕的武器。”宋神宗神色凝重。
“一枚核弹就能毁掉一座城池,这威力比我朝的火药还要厉害百倍。”王安石上前一步。
“陛下,臣观后世战争,已不是比拼人数的时代。倒像是在下一盘棋,讲究谋略和科技。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宋神宗目不转睛。
“后世军队不必强征,反而百姓争相投军。朕为了募兵,费尽心思设立保甲法。”司马光缓声道。
“后世军中福利优厚,军人家眷都能得到照顾。怪不得不愁没人从军,这比我朝的募兵制高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