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17章 端午忌(一)(第2页)

 陈太初一听,心中顿时一阵无语,暗自腹诽:“我去,后世自己因到结婚年纪,没有及时结婚,每天都被父母催促,相亲对象是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本以为穿越到宋朝能躲开这茬,没想到这都穿越了,还来这一出!”

 无奈之下,陈太初不禁一声叹息。他心中明白,人生大事,出生、结婚、死亡,每个环节老祖宗都似乎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无论哪朝哪代,都难以落俗。

 赵明玉微微颔首,脸颊泛起一抹红晕,轻声说道:“陈公子,久仰。?0÷`?0^·{小??说_t网| o°免÷费??3阅|±[读<”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

 陈太初赶忙拱手回礼,说道:“赵姑娘客气了,幸会。”

 李清照在一旁看着两人,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元晦啊,明玉妹子不仅知书达理,才情也颇为出众,你二人可得好好聊聊。”

 陈太初心中有些尴尬,但又不好推脱,只得应道:“是,李姑娘费心了。”

 忽听得三声霹雳炮响,如晴天霹雳般震撼人心。紧接着,二十四条龙舟如蛟龙出海般破雾而出。舟头的赤膊汉子们个个肌肉贲张,抡桨如飞,他们青筋暴起的手臂上,皆用朱砂画着螭龙纹,仿佛赋予了他们无穷的力量。

 “西军必胜!”观礼台上,一位红袍武将情绪激昂,振臂高呼。

 然而,他身侧的文官却只是捻着艾草,冷笑一声:“童枢密使的虎翼军若输给殿前司,怕是要拿雄黄酒洗眼!”

 话刚说完,龙舟上的鼓手像是受到了某种刺激,突然抡起丈二鼓槌,朝着包铁鼓面狠狠砸去。“咚!”的一声巨响,声浪如汹涌的波涛,震得池边艾草帘子簌簌落灰,也让在场众人的心头为之一颤。

 此时,窗外传来阵阵喧闹声,卯时三刻已到,竞渡正式开始。众人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去,纷纷凑近窗边观看。

 雅间外,湛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悠悠飘荡,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细碎的金子在跳跃。

 宽阔的江面上,数十条竞渡龙舟如蛟龙出海,在江水中飞驰。两岸观者如潮,彩旗猎猎作响,人群的欢呼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冲破云霄。

 童贯的西军竞渡队格外引人注目。队员们身着统一的黑色劲装,上面绣着金色的蛟龙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力量感十足,船桨入水的声音如同战鼓擂动,气势非凡。那整齐的划桨动作,溅起的层层水花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好似一串串珍珠被抛洒在空中。

 那支被陈太初看好的民间队伍名为“江龙帮”。

 队员们多是附近渔村的村民,身着朴素的蓝色粗布短衣,头戴斗笠。尽管他们的装备比不上西军,但眼神中透着对这片江水的熟悉与自信,配合十分默契,划桨动作简洁而有力,似乎在积蓄着爆发的力量。

 江风轻轻吹过,撩动着他们的衣衫,他们脚下的龙舟在江面上轻快地前行,身后留下一道道水痕。

 而赵明玉提到的身着红衣的队伍叫“赤焰队”。

 队员们的红衣在阳光下鲜艳夺目,如同燃烧的火焰。

 他们的鼓手站在船头,奋力敲击着大鼓,鼓声如雷,振奋人心。每一次鼓点落下,队员们便齐声呐喊,整齐地挥动船桨,溅起的水花仿佛也被他们的热情点燃。那激昂的鼓声在空气中回荡,与江涛声相互呼应,震得岸边的垂柳枝叶微微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