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三十九章 大婚一(第2页)

 不多时,催妆队便到了赵家门口。

 赵家门房听到这喧闹声,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说道:“催催催,跟催命似的!我家小娘子正精心试戴花冠呢,那金钗要是插歪了,可就出大岔子了!”

 张二娘却丝毫不以为意,依旧满脸堆笑地说道:“哎哟,这位小哥,您有所不知啊,这吉时可是半点耽搁不得的。

 咱们这催妆,也是为了小娘子能顺顺当当、风风光光地嫁过去呀!”

 门房哼了一声,却也不好再说什么,侧身放催妆队进了门。?e?+_z&小e说[网>,¨ @¥首·发,°[

 催妆队进得府来,径直往内院走去。

 一路上,送的花粉、销金盖头、五男二女花扇等物,引得赵府丫鬟们纷纷侧目。

 张二娘一进内院,便又扯着嗓子喊道:“赵家娘子,时辰不早啦,该速速梳妆咯!”

 此时,屋内的赵明玉正坐在妆台前,身旁围着几个丫鬟,正仔细地为她试戴花冠。

 那花冠上的金钗璀璨夺目,每一支都雕琢得极为精致。

 一个丫鬟小心翼翼地将金钗插入赵明玉的发髻,却不小心歪了些许。

 赵明玉微微皱眉,嗔怪道:“哎呀,小心些,这金钗可不能插歪了。” 另一个丫鬟赶忙说道:“小姐莫急,这花冠繁复,一时半会儿确实难弄好。”

 听到外面张二娘的催促声,赵明玉笑着喊道:“张二娘,稍安勿躁,我这就快好了。您且喝口茶,稍等片刻。”

 张二娘应道:“好嘞,小娘子您快些,可别误了吉时哟!”

 翌日吉时一到,晨曦初露,洒下一片金黄。

 陈太初头戴花胜,那雕花簪子搭配着鲜艳彩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身披绿袍,身姿挺拔,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

 身后跟着吹鼓手,唢呐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抬轿队则紧紧相随,乌泱泱一大片人,气势十足地朝着赵家进发。

 一路上,孩童们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纷纷追在队伍后面,边跑边喊:“新郎官,脸遮得像新娘子!”

 陈太初听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暗自想着:“这叫风流倜傥,你们这些小娃娃懂什么。”

 不多时,迎亲队伍便来到了赵府门口。

 乐官和帮闲们一拥而上,堵在门口讨 “利市钱”。

 陈太初喜盈盈地看着众人,说道:“君子从来不怀金呐。”

 话刚说完,王大朗和岳飞便笑着从一旁掏出红包,王大朗嘟囔着:“这比汴京城的过路费还贵!” 众人哄笑着接过红包,这才让开了路。

 好不容易进了门,陈太初一眼便瞧见新娘赵小娘,也就是赵明玉,手持团扇遮面,身着一身翠绿嫁衣,身姿袅袅婷婷,宛如春日里的一抹清新绿意。

 陈太初心中不禁嘀咕起来:“说好的红盖头呢?莫不是拿错了戏本?”

 按照习俗,新娘上轿前得 “跨三煞”,要跨过马鞍、草席、秤杆。

 只见赵明玉莲步轻移,一脚跨过马鞍,突然 “哎哟” 一声叫了出来:“这鞍上怎有钉子?” 众人一听,哄堂大笑起来。

 原来是赵家兄弟偷偷使坏,其中一人笑着说道:“妹夫,想顺顺当当接亲?先得过娘家人这关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