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五十四章 大名府转运使(第2页)

 赵虎气得握紧了刀柄,手背上青筋暴起,眼中怒火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教训眼前这个无理取闹的家伙。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忽见廊下闪过范同的轿影。

 那顶八人抬的绿呢轿帘纹丝未动,仿佛里面的人对这一切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赵虎心中一凉,意识到事情恐怕远比想象中复杂。

 时光悄然流转,二月初二,正值龙抬头的日子。

 这本应是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日子,然而陈太初亲笔写的条子却被毫不留情地扔在转运司正堂。¨3¢8+k+a·n+s\h·u′.*n!e\t-

 “陈大人的字倒是风骨峭峻。” 仓场大使张汝贞一边说着,一边慢悠悠地蘸着朱砂批红,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笑意,“可惜转运司有转运司的规矩 ——”

 他说着,抖开那本《河北路漕运例则》。书页翻动间,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其间甚至爬满了蠹虫,散发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

 “凡军械物资,须经三司六验……”

 厢军文书王主事一听,急得额头瞬间冒出豆大的汗珠,赶忙说道:“可范大人……”

 “范大人正月里中风静养,如今是蔡太师门生暂理漕务!” 张汝贞毫不客气地将条子掷还,趾高气昂地说道,“想要物资?让陈太初找童枢密讨个手令来!”

 廊外,惊蛰的雷声滚滚而来,如同战鼓擂动。

 雨点重重地打在 “明镜高悬” 的匾额上,冲下积年的蛛网尘灰,仿佛也在为这荒谬的一幕而愤怒。

 那匾额在风雨中微微晃动,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转运司如今的乱象。

 二月十五,黎明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整个大名府仿佛还沉浸在一片朦胧之中。

 陈太初率领着三百厢军,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迅速而坚定地堵住了转运司衙门。

 玄甲在晨雾中闪烁着冰冷的光泽,宛如钢铁铸就的壁垒,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

 早市的百姓们见状,纷纷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原本热闹的街道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本官依《天圣军令》征调筑城物资。” 陈太初骑在马上,身姿挺拔,手中马鞭直指仓廪,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这层层阻碍,“敢问贵司,麻绳何时成了禁运品?”

 仓丁头目王二斜倚在门柱上,脸上挂着一副玩世不恭的表情,阴阳怪气地说道:“哟,这不是卖糖酒的陈大人吗?要绳子去青楼找姐儿……”

 话未说完,只听马鞭破空的炸响声,如同晴空霹雳。王二脸上顿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陈太初腕间铁护甲磕得鞭柄铮鸣,怒喝道:“这一鞭,打你辱没军令!”

 “反了!厢军敢打转运司的人!” 衙役们叫嚷着,一窝蜂地持棍涌出,企图凭借人多势众将厢军驱散。

 然而,厢军弩手们却毫不畏惧,他们目光冰冷,手中的弓弩已然拉满,箭头直指衙役们。

 那冰冷的箭头仿佛死神的凝视,让衙役们瞬间意识到,只要他们再敢向前一步,迎接他们的将是无情的箭雨。

 衙役们顿时吓得脸色煞白,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手中的棍子也微微颤抖。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人群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范同的轿子在众人的簇拥下,艰难地在人群中撞开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