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五十七章 汴梁报社(第2页)

 “王掌柜,陈大人要的‘报纸’首版样张!”学徒捧着一张淋湿的宣纸,急匆匆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焦急之色,“暴雨浇糊了两处,您看这赛马胜负表……”

 王大郎赶忙接过样张,就着烛光仔细查看。

 只见油墨晕染处,竟神奇地显出一幅奇异画影——在被水渍模糊的“青州马胜”字样旁,墨迹恰似一匹扬蹄嘶鸣的烈马。

 他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喊道:“就这么印!加个栏头叫‘天公妙笔’!”这意外的发现,让他看到了报纸独特的魅力与商机。

 五月初四寅时,天色还未破晓,墨香斋内却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萝-拉¢小?说· ~无\错′内?容\

 十二架轮转机齐声轰鸣,活字盘“咔嚓”起伏,犹如训练有素的军阵在踏步。

 新制的竹浆纸如雪花般纷纷飞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钱三一边抹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嘀咕着:“一份报才卖五文钱,连纸本都收不回……”

 “你懂个屁!”王大郎没好气地踹开窗板,指着外面说道,“瞧见没?”

 只见汴河码头的脚夫正偷偷瞄着《赛马玄机》栏,卖炊饼的刘瘸子小心翼翼地把《招工启事》剪下,塞进自己的褡裢,更有一个辽商捧着《西夏秘闻》,眼睛瞪得老大,不停地咽着口水。

 这一幕幕场景,让王大郎坚信这份报纸有着无限的潜力。

 辰时初刻,三百报童如蝗群般涌出巷口。

 领头的小七子扯着嗓子大声吆喝:“新刊《汴梁风月》!五文钱看白娘子斗秃驴,二十文包月送端阳艾草香囊!”清脆的叫卖声,瞬间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

 曹婆婆肉饼铺前,围满了听众。

 说书人张铁嘴攥着报纸,捶胸顿足,一脸懊恼地说道:“昨儿刚讲到法海要收妖,今儿全汴京都知道结局了!”

 不过,他眼珠忽地一转,马上又抖擞精神,对着众人说道:“诸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说着,他得意地抖开报纸副页,“且看下回‘许仙昆仑盗仙草’!”

 众人听闻,纷纷伸长脖子,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续情节。

 赌坊里,赵掌柜正眯着眼,仔细比对《赛马经》与《风云榜》,嘴里嘟囔着:“青州马赔率涨到一赔三?快改水牌!”

 而在潘楼街,辽国使臣把《西夏王夜宴图》专栏裁下,偷偷混在给耶律大石的密信里。

 可他刚出城门,皇城司的暗探便已抄录整版新闻,飞马呈报给童贯。

 《汴梁风月录》的影响力,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各方势力间扩散。

 五月十五,陈太初在大名府收到首月简报。

 看着账面上亏损二百贯的数字,他却并未担忧,反而笑着抖开最新副刊。

 附页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信息:七家酒楼仿效开设“读报雅间”,代售报纸每份还能抽成两文;

 太学生手抄《风月录》贩卖至应天府,市价竟翻了十倍;

 雄州榷场甚至出现了辽文盗版,插图里法海竟变成了萧太后,令人啼笑皆非。

 “童贯老匹夫参我‘妄传朝事’。”陈太初冷哼一声,“却不知这《西夏铁鹞子驯养秘法》专候他来看……”

 六月盛夏,金明池畔,骄阳似火。

 卖冰饮的张小乙摊前堆着过期的《风月录》,只卖一文钱,任人选取。

 赴考的书生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啖着冰雪元子,一边热烈地争论着:“你说许仙到底是不是吕洞宾转世?”

 此时,池中画舫里忽然传来一阵喧哗。花魁李师师轻盈地掀帘而出,纤指捏着最新副刊,娇声说道:“哪位相公续写了《青蛇外传》?这‘白素贞水漫大名府’的段子,倒比奴家唱的曲儿新鲜!”满船的举子们听闻,慌忙摸钱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