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124章 朝堂慌乱

 靖康元年正月,凛冽的朔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无情地割着汴梁城的每一寸土地。-x_i/n^r′c*y_.^c-o¨m′

 汴梁城头,那面巨大的 “宋” 字大纛在狂风中剧烈地猎猎狂舞,仿佛是新君赵桓那颗悬于刀尖、惶恐不安的心。

 此时,金兵如同凶猛的恶狼,已对大宋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东路六万铁骑,由斡离不亲自统领,他们在河北平原上纵横驰骋,所到之处,卷起漫天烟尘。

 那铁蹄声如同闷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金兵连破数州,势如破竹,如今如黑云般沉沉压在汴梁城北的陈桥、封丘门外。

 他们的营寨连绵数十里,营中刁斗森严,人马喧嚣之声日夜不息。

 就连护城河的冰面,在铁蹄的践踏下,也发出痛苦的呻吟,仿佛在诉说着大宋即将面临的巨大危机。

 而西路军四万劲卒,由粘罕统帅,他们如同一道铁桶,死死地箍住了太原坚城。

 太原城内,种师道将军如同一只被困的猛虎,虽勇猛无比,左冲右突,却依旧无法冲破金兵的包围。

 金军主力尽出,后方燕云及辽东诸路所留不过万余兵马。

 这看似单薄的兵力,却如同钉子一般,钉死了大宋北境残存的血脉,让大宋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

 垂拱殿内,炭盆烧得通红,火焰跳动着,却驱不散那砭人肌骨的寒意。

 龙椅上,登基未久的钦宗皇帝赵桓,面色苍白如纸,仿佛一张被岁月侵蚀的旧纸,毫无生气。

 他裹在厚重的貂裘里,身体仍止不住地微微颤抖。

 他就像一株骤然被移栽到狂风暴雨中的幼木,根系尚未扎稳,就要面临被狂风连根拔起的危险。?k!e~k`a+n/s\h?u~.·c¢o`m?

 他的目光缓缓掠过殿下黑压压的群臣,那目光中充满了无助和迷茫,最终落在御案一角那堆积如山的告急文书上。

 他伸出手,指尖冰凉,仿佛触摸到了大宋那冰冷的命运。

 “陛下!” 太宰白时中突然扑倒在冰冷的金砖上,涕泪横流。

 他的声音凄厉如夜枭,在寂静的殿内回荡:“虏骑凶焰滔天,汴京…… 汴京已成绝地!此非陛下之过,乃天时不佑!老臣泣血叩请,车驾即刻巡幸襄邓,或南下金陵!暂避其锋,以图后举!留得宗庙社稷,方为至要啊!”

 他的身后,王黼、梁师成昔日党羽,以及众多早已胆寒的文臣武将纷纷拜倒在地,哀声一片。

 殿内弥漫着末日般的颓丧气息,仿佛整个大宋都即将走向灭亡。

 “一派胡言!” 签书枢密院事李纲须发戟张,他一步踏出,声如洪钟,那声音如同炸雷,竟将满殿的哀声都压了下去。

 他目光坚定,直视着白时中等人,大声说道:“白太宰欲使陛下蹈唐明皇覆辙乎?汴梁乃天下根本,城高池深,军民百万!陛下若轻离,则人心顷刻瓦解,九鼎飘摇!试问天下勤王之师,将赴何处?效法真庙皇帝澶渊之盟,天子亲镇国门,则军民一心,士气百倍!诏令四方兵马,尤其河北陈太初、种师中、岳飞诸部,星夜来援!待援军内外夹击,虏寇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