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190章 安南都护府(第2页)

 

连深闺中的女子,也悄悄将新剪的“岳”字窗花贴在菱花镜旁。

 

陈太初的“穷兵黩武”,瞬间变成了“高瞻远瞩”、“神机妙算”!

 

那曾经被攻讦的“债券”,如今成了人人争抢的“聚宝盆”,市价一日三涨!

 

帝国的信用,在血与火的胜利和真金白银的回报中,被推至前所未有的巅峰!

 

然而,万里之外的升龙府(河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虽已更名为“安南都护府”,升龙城高大的城墙依旧矗立,只是城头飘扬的已是大宋的赤底金龙旗。

 

城内弥漫着尚未散尽的焦糊味与血腥气,街巷冷清,偶尔有宋军巡逻的铁甲铿锵声打破沉寂。

 

原李朝皇宫,如今成了安南都护府衙署。

 

大堂之上,岳飞端坐主位,一身戎装未卸,眉宇间带着长途奔袭、血战连场的疲惫,却依旧锐气逼人。

 

他手中握着刚刚由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圣旨:

 

“…特设安南都护府,治升龙城!授岳飞检校太尉、领安南都护,节制九真、日南诸军事,抚绥藩夷,永镇南疆!水师提举张猛,擢升靖海将军,领永安州水军都督,常驻军港,控扼海道,威慑诸蕃!…”

 

圣旨宣读完毕,堂下肃立的将领们神色各异。

 

王贵、张宪等心腹大将虽面露疲色,却依旧挺立如松,目光坚定。

 

然而,角落里的三位“奇人”,却按捺不住了。

 

“啥?!不让俺们回去了?!”一声炸雷般的惊呼响起,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只见一员铁塔般的巨汉猛地踏前一步,正是步军都头牛大眼!

 

他身高九尺有余,膀大腰圆,满脸虬髯,此刻却急得满脸通红,蒲扇般的大手直挠后脑勺,“这…这鸟地方!白天热得能把人烤出油!晚上蚊虫比北方的马蜂还毒!裤裆里整天湿漉漉跟淌河似的!俺…俺那灯笼在北边还能照个亮,在这鬼地方,风一吹就灭!黑灯瞎火的,俺这心里发毛啊!”

 

他越说越委屈,竟像个孩子般瘪起了嘴。

 

谅山夜袭时,他那宝贝的祖传“岳”字灯笼被山风吹灭,他吓得哇哇大叫“俺滴眼!”,反而把交趾哨兵吓得屁滚尿流的“名场面”,早已传遍军营。

 

“咳咳!”旁边一个瘦高文士打扮的军官,摇着一把只剩几根秃毛的鹅毛扇,正是火器营押班诸葛不亮。

 

他故作高深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长须,摇头晃脑:“都护大人明鉴!此乃天意!天意难违啊!想那交趾之地,瘴疠横行,五行属火,与我等北人水土相克!贫道…呃,卑职昨夜观星,见荧惑守心,主南疆多事,非久留之地!不如早归…”

 

他话未说完,便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这湿热天气,他那点装神弄鬼的“仙气”早被蒸干了。

 

“放屁!放屁!”一个尖利的声音打断了他。粮秣参军金算盘(本名金三贯)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从角落里蹦了出来。他身材干瘦,眼珠子滴溜溜乱转,此刻正死死盯着堂上那尊缴获的、镶满宝石的李朝金佛,仿佛那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儿子。“回去?!回去喝西北风吗?!都护大人!您看看!看看这满城的金子!铜!粮食!还有那永安港的大船!这都是钱!都是钱啊!”